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
A.5 mol B.6 mol
C.7 mol D.8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是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电子沿外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克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 mol电子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酚具有弱酸性,但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一定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含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 )
A、甲正确 B、 乙正确 C、 丙正确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2 B.3∶2∶1
C.1∶1∶1 D.3∶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二甲苯(英文名称pxylene,缩写为PX)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1)写出P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PX可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增塑剂(DEHP)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P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①B的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D分子所含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③C分子有1个碳原子连接乙基和正丁基,DEH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F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如下特征:
a.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b.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c.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写出F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