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业因此成为基本无机化工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是合成氨工业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戊烷跟水蒸气反应的方法  获得氢气:
C5H12(g)+5H2O(g)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5CO(g)+11H2(g)
已知几个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上述反应的△H=c-5a-11bkJ•mol-1
 (2)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
3H2(g)+N2(g) $?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现有甲、乙、丙3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按不同的反应物投入量进行合成氨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2mol H2、2molN24mol H2、4molN22mol NH3
平衡时N2的浓度(mol•L-1c11.5C3
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w1W2W3
混合气体的密度(g•L-1ρ1ρ2ρ3
①下列描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填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3v(N2)═v(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乙容器中的反应在20min后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5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33L2•mol-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cl>c3    b.wl<w2    c.ρ2>ρ1>ρ3
(3)在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除了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外,还要采取的措施是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

分析 (1)由可知:①CO(g)+$\frac{1}{2}$O2(g)=CO2(g)△H=-aKJ•mol;②H2(g)+$\frac{1}{2}$O2(g)=H2O(g)△H=-bKJ•mol;③C5H12(g)+8O2(g)=5CO2(g)+6H2O(g)△H=-c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
C5H12(g)+5H2O(g)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5CO(g)+11H2(g)△H=5①+11②-③;
(2)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结合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②3H2(g)+N2(g) $?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初起(mol•L-1):2       2               0
变化(mol•L-1):1.5     0.5              1
平衡(mol•L-1):0.5     1.5              1
根据v=$\frac{△c}{△t}$计算,平衡常数等于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③a.丙相当在甲的基础上减少氢气,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浓度增大,所以cl>c3; 
b.乙相当在甲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wl>w2
c.根据ρ=$\frac{m}{V}$,体积相同,气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m>m>m,所以ρ2>ρ1>ρ3
(3)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也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解答 解:(1)由可知:①CO(g)+$\frac{1}{2}$O2(g)=CO2(g)△H=-aKJ•mol;②H2(g)+$\frac{1}{2}$O2(g)=H2O(g)△H=-bKJ•mol;③C5H12(g)+8O2(g)=5CO2(g)+6H2O(g)△H=-c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
C5H12(g)+5H2O(g)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5CO(g)+11H2(g)△H=5①+11②-③=c-5a-11b,故答案为:c-5a-11b;
(2)①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作平衡的标志,故选;
b.3v(N2)=v(H2)═v(H2),达平衡状态,故不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不选;故选a;
②3H2(g)+N2(g) $?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初起(mol•L-1):2       2               0
变化(mol•L-1):1.5     0.5              1
平衡(mol•L-1):0.5     1.5              1
根据v(NH3)=$\frac{△c}{△t}$=$\frac{1mol•{L}^{-1}}{20min}$=0.05mol•L-1•min-1
K=$\frac{{1}^{2}}{0.{5}^{3}×1.5}$=5.33,故答案为:0.05mol•L-1•min-1,5.33;
③a.丙相当在甲的基础上减少氢气,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浓度增大,所以cl>c3,故正确; 
b.乙相当在甲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wl>w2,故错误;
c.根据ρ=$\frac{m}{V}$,体积相同,气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m>m>m,所以ρ2>ρ1>ρ3,故正确;
故选ac;
(3)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也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故答案为: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及平衡常数与计算、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等,难度中等,关键是三行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HCl+AgNO3═AgCl+HNO3B.MnO2+4HCl(浓)═MnCl2+Cl2↑+H2O
C.2HCl$\frac{\underline{\;通电\;}}{\;}$H2↑+Cl2D.Mg+2HCl═Mg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B.CaCO3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
D.Cu与FeCl3溶液反应:Cu+Fe3+═Cu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Na+、SO42-、Cu2+
B.在Kw/c(OH-)=1 mol•L-1的溶液中:Na+、NH4+、I-、CO32-
C.在0.1 mol•L-1NaHSO4溶液中:K+、Fe2+、C1-、NO3-
D.在能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中:Ca2+、Ba2+、Br-、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向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退去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
C向盛有铜片的容器中加入浓硝酸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D向浓度均为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烃的结构简式为,此烃名称为3-甲基-2-丙基-1-戊烯
(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可命名为1-甲基-3-乙基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有沉淀产生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B.饱和碳酸钠溶液C.氯化钙溶液D.硝酸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1)①陶瓷、水泥和普通玻璃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它们属于b(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制造普通玻璃时,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石灰石和SiO2(填化学式).
②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填“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硬铝(一种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和纯铝相比,硬铝的强度高(填“低”、“高”或“无法确定”),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③在尼龙、棉花、涤纶这三种物质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棉花.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天然橡胶通过硫化(填“硫化”、“氧化”或“老化”)措施可增大其强度、弹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白色污染”主要是废塑料制品(填“废塑料制品”、“废橡胶制品”或“生活垃圾”)造成的.
(2)中国的高铁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①高铁座椅内填充有聚氨酯软质泡沫.聚氨酯属于c(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c(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③高铁轨道建设需用大量水泥.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a(填字母).
a.石灰石         b.粗盐                 c.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掌握晶体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是我们深入研究晶体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已知MgO的晶体结构属于NaCl型.某同学画出的MgO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请改正图中错误(将×球改为×色):将⑧球改为黑色
(2)如图二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则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可以是(填编号)bc.                                                                
(3)用镁粉、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可以做成焰火.燃放时,焰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4)据最新一期的《新科学》杂志报道,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图三是水和“热冰“微观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信息体现了水分子具有极性,
②参照热冰的图示,以一个水分子为中心,画出水分子间最基本的连接方式(用结构式表示)
(5)固体二氧化碳外形似冰,受热气化无液体产生,俗称“干冰”.根据干冰的晶胞结构回答:
二氧化碳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74%.其堆积方式与干冰晶胞类型相同的金属有(答一种即可)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