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关于石油炼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石油经过分馏、裂化等工序后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
D.石油的炼制过程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的过程

分析 A.分馏石油得到的各个馏分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
B.根据石油分馏原理以及碳原子数少的烃沸点低;
C.依据石油裂解产品解答;
D.石油炼制包括:石油的分馏、石油裂化和石油裂化等.

解答 解:A.分馏石油得到的各个馏分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小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故B错误;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裂化不能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故C错误;
D.石油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不同产品;石油的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石油裂解为高于裂化温度下深度裂化,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裂解所得产物主要是乙烯、丙烯等小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石油的炼制,明确石油的成分及石油的分馏、裂解、裂化原理及产品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3-甲基-2-戊烯、葡萄糖、丙酸、丁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0%B.37%
C.50%D.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检测,氨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4++OH-
B.100℃时,测得纯水中c(H+)•c(OH-)=3.8×10-13  H2O(l)?H+(aq)+OH-(aq)△H<0
C.FeCl3溶液中通入适量SO2,溶液黄色褪去:Fe3++SO2+2H2O=Fe2++SO42-+4H+
D.用CaSO4治理盐碱地: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第5列是第Ⅴ副族
B.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Ⅷ族
C.第ⅠA族的元素就是碱金属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第4、5、6、7周期为长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d.(填字母)
a.S02和S03浓度相等        b.S0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02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e.(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0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e.降温
(3)已知A(g)+B(g)?C(g)+D(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打雷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NO
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D.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CO32-+H2O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_{3}^{-}$+OH-=CO2↑+H2O
C.将Cl2通入水中:Cl2+H2O=Cl-+2H++Cl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己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1)若A是一种红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酸,反应时生成的C是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3-+3Cu+8H+=2NO↑+4H2O+3Cu2+,B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氧化性.
(2)若实验室中利用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该气体,若有白烟生成,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5年10月,我国85岁高龄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易溶于水
B.分子式是C15H22O5
C.1mol青蒿素能与1mol NaOH发生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