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②⑤B.①②③⑧C.④⑤⑥⑦D.①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H2可将工业废气中的NO催化还原成N2,其他量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计量单位为mol), 则:NO(g)+H2(g)=N2(g)+H2O(g)的△H为( )
A.0.5(a+b-c-d)kJ/mol B.0.5(c+a-d-b)kJ/mol
C.0.5(c+d-a-b)kJ/mol D. 0.5(c+d-a-b)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5.1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0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mol/L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00mLB.250mLC.425mLD.56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NH3(H2O) | 浓硫酸 | 洗气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分液 |
C | KCl固体(I2) | KOH溶液 | 加热 |
D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同素异形体:红磷、P4
②混合物:石英、水玻璃、淀粉、水银、王水、漂白粉
③化合物:HCl、MgCl2、HD
④酸性氧化物:CO2、SO2、Mn2O7
⑤盐:醋酸钠、氯化铵、纯碱、硫氢化钾
⑥弱电解质:CH3COOH、H2O、NH3、BaSO4、HF
⑦高分子化合物:糖类、蛋白质、酚醛树脂
⑧同分异构体:二乙酸乙二酯、乙二酸二乙酯
A.①③⑦B.①④⑤C.②⑥⑧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 ① | 存在Fe3+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② ,振荡 | ③ | 存在Fe2+ |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银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①.Ag; ②.Ag2O; 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操作 | 现象 |
a |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 黑色固体不溶解 |
b |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写出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 |
B. |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 | 纤维素、甘油分别在浓硫酸存在时与浓硝酸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
D. | 乙醇、乙酸和苯酚的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所以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