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向甲、乙两个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5mol SO2和3mol O2,发生反应:2SO2 (g)+O2 (g)?2SO3(g)△H<0.甲容器在温度为T1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5mol;乙容器在温度为T2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6mol.则T1>T2(填“>”“<”),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08L•mol-1
(2)如图1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1mol N2和3mol H2通过K1、K3充入A、B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1L.

①图2示意图中正确,且既能说明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又能说明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
②容器A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所需时间t s,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frac{5}{6}$,则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1}{at}$mol•L-1•S-1
(3)将0.1mol氨气分别通入1L pH=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三溶液中NH4+离子浓度分别为c1、c2、c3,则三者浓度大小的关系为c1=c2<c3 (用c1、c2、c3和>、<、=表示).

分析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生成的SO3越少;先利用三段式求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再根据K=$\frac{{c}^{2}(S{O}_{3})}{{c}^{2}(S{O}_{2})×c({O}_{2})}$计算;
(2)①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
②已知反应为N2(g)+3H2(g)?2NH3(g),通入1mol N2和3mol H2,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5/6,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结合三段式计算;
(3)pH=1的醋酸中醋酸的浓度大于0.1mol/L,则通入0.1mol氨气反应后,醋酸有剩余,醋酸电离的氢离子能抑制铵根离子的电离,氨气与硫酸和盐酸恰好反应.

解答 解:(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生成的SO3越少,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少,则甲容器的温度高,即T1>T2
2SO2 (g)+O2 (g)?2SO3(g)
起始(mol/L):5 3 0
转化(mol/L):x 0.5x x
平衡(mol/L):5-x 3-0.5x x
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4.5mol,则x=4.5mol/L,所以K=$\frac{{c}^{2}(S{O}_{3})}{{c}^{2}(S{O}_{2})×c({O}_{2})}$=$\frac{4.{5}^{2}}{0.{5}^{2}×0.75}$=108L•mol-1
故答案为:>;108L•mol-1
(3)①a.密度=$\frac{总质量}{体积}$,总质量一定,A中体积不变,故密度不变,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恒温条件下,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则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N2的转化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②N2(g)+3H2(g)?2NH3(g)
起始(mol):1      3         0
转化(mol):x      3x       2x
平衡(mol):1-x   3-3x      2x
达到平衡后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frac{5}{6}$,则$\frac{4-2x}{4}$=$\frac{5}{6}$,解得x=$\frac{1}{3}$,
v(H2)=$\frac{\frac{1mol}{aL}}{ts}$=$\frac{1}{at}$mol•L-1•S-1
故答案为:$\frac{1}{at}$mol•L-1•S-1
(3)pH=1的醋酸中醋酸的浓度大于0.1mol/L,则通入0.1mol氨气反应后,醋酸有剩余,醋酸电离的氢离子能抑制铵根离子的电离,铵根离子浓度较大,氨气与硫酸和盐酸恰好反应,所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c1=c2<c3
故答案为:c1=c2<c3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平衡常数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平衡状态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高频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及知识运用能力,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注意化学平衡常数计算中用物质浓度而不是物质的量计算,这些都是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式为2Fe + =Fe2O3+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时,向20mL0.1mol/L的HR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滴加NaOH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R为强电解质
B.图中四点,水的电离程度:c>b>d>a
C.若常温时,0.1mol/LHR溶液的电离度为1%,则常温时R+的水解常数约为10-9
D.b点溶液中存在c(Na+)=c(R+)+c(H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E都是有机化合物,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乙苯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_{△}^{H_{2}O}$+NaCl
(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NaOH的醇溶液、加热、浓硫酸、加热.
(4)由A生成B、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5)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7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填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HNO3和HF的混酸处理某金属后,产生的酸洗废液中含有Fe3+、Ni2+、NO3-、F-和Cr2O72-等.下图是综合利用该酸洗废液的工艺流程:

已知:
①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Fe3+Ni2+Cr3+
开始沉淀1.56.74.0
沉淀完全3.49.56.9
②Ni2+与足量氨水的反应为:Ni2++6NH3?[Ni(NH36]2+
(1)再生酸中含有HNO3,采取减压蒸馏的目的为降低蒸馏的温度以减少硝酸的分解.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少量氧化铁.
(3)“转化”时NaHSO3与Cr2O72-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3.
(4)已知[Ni(NH36]2+为难电离的络合离子,则“沉镍”的离子方程式为:[Ni(NH36]2++S2-=NiS↓+6NH3
(5)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CaSO4、Ca(OH)2和CaF2
(6)经检测,最后的残液中c(Ca2+)=0.001mol•L-1,则残液中F-浓度为3.8
Mg•L-1,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已知Ksp(CaF2)=4×10-11,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氟离子浓度小于10m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室温下向10mL 0.1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 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且a点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8.7mol/L
C.pH=7时溶液中c(HA)>c(Na+)=c(A-)>c(H+)=c(OH-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体积为1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的H2和1mol的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的v(H2)=0.3mol/(L•s),则3s末H2的浓度为(  )
A.0.9mol/LB.1.8mol/LC.2.1mol/LD.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科学家可以通过X射线测定铜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结构.
①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②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伽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铜晶胞的体积是4.7×10-23cm3,晶胞的质量是4.23×10-22克,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1023mol-1(列式计算,已知Ar(Cu)=63.6).
③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1,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4;阳离子的配位数是4.

④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2:
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⑥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NF3分子中氟原子电负性强,吸电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⑦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电荷也相同,但O2-的半径比S2-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如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2.43.44.86.8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BC;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13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0.05mol/(L•min);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