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瓦斯中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
B.欲配制1.00 L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C.22.4L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NA个原子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得到8NA个电子

分析 A.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根据n=$\frac{m}{M}$计算各自的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
B.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为溶液的体积;
C.气体状况未知;
D.根据Fe3O4中铁为+$\frac{8}{3}$价来分析.

解答 解:A.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frac{1g}{16g/mol}$=$\frac{1}{16}$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4g}{32g/mol}$=$\frac{1}{8}$mol,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frac{1}{16}$mol:$\frac{1}{8}$mol=1:2,故A正确;
B.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溶液体积大于1.00L,则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00 mol•L-1,故B错误;
C.气体状况未知,Vm不确定,无法计算,故C错误;
D.Fe3O4中铁为+$\frac{8}{3}$价,故1mol铁反应失去$\frac{8}{3}$mol电子,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mol电子,即8NA个,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发生
B.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不变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是通过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市场中购买的加碘盐加入的是(  )
A.I2B.NaIOC.KID.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1)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ABCDEF
4mol•L-1 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30,V6=10,V9=17.5;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灰黑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紫红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锌的表面,降低了锌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2)在100℃和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bB(g)+c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持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
压强(kPa)2005001 000
B的浓度(mol•L-10.040.10.27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压强从200kPa增加到500kPa时,平衡不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理由是浓度增大的倍数和压强增大的倍数相同.
②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 000kPa时,平衡正向转移(填“正向”“逆向”或“不”),其原因可能是加压至1000kPa时,C物质变成了非气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做如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现象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A.“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Ⅰ、铁片Ⅱ均未被腐蚀
B.铁片Ⅳ的电极反应式可能为Fe-3e-=Fe3+
C.用K3Fe(CN)6]溶液检验铁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断装置的正、负极
D.铁片Ⅰ、Ⅲ所处的电解质溶液浓度相同,所以二者的腐蚀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mol•L-1的纯碱溶液中含有0.1NA个Na+
B.常温常压下,23g N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常温常压下,22.4L CCl4含有个NACCl4分子
D.1molFe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3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属于硅酸盐的是(  )
A.二氧化硅B.保鲜膜C.青花瓷D.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己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0.03mol•L-1的蔗糖溶液B.0.03mol•L-1的BaCl2溶液
C.0.04mol•L-1的NaCl溶液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S2O32?+2H+=S↓+SO2↑+H2O.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frac{3.620×1{0}^{-3}Mg}{Wg}$×100%.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氧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