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④⑤⑥ | B. | ②⑤⑥ | C. | ①⑤⑥ | D. | ①②④⑤⑥ |
分析 可逆反应C(s)+H2O(g)?CO(g)+H2(g)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为变量,当气体的压强不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每生成n个CO分子同时生成n个H2分子,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四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1:1:1,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C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容器容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变量,当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断裂2n个H-O键同时断裂n个H-H键,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⑤正确;
⑥该反应中气体总质量、气体物质的量都是变量,则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当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⑥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关键,注意只有当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可逆反应才达到平衡状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W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 |
B. | X、Y、Z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 |
C.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分别与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 |
D. | 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强太阳光使平衡右移 | B. | 变色原因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 ||
C. | 室内日光灯下镜片中无Ag | D. | 强太阳光下镜片中仍有AgB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 | B. | 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 | ||
C. | 碳酸钡与少量稀盐酸的反应 | D. | 碳酸钠与足量稀醋酸的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正)减小,V(逆)增大 | B. | V(正)增大,V(逆)减小 | C. | V(正)、V(逆)都减小 | D. | V(正)、V(逆)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一定为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NA | |
C. | 56g铁片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NA个SO2分子 | |
D. | 常温下,1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大于0.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 |
B. | 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 |
C. | 反应①中,1 mol双酚A最多消耗6 mol Br2 | |
D. | 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O、H2CO3、HNO3、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 |
B. | NaCl中混有KNO3,可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得到NaCl | |
C. | HCl、NH3、C2H5OH均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H2O分子均形成氢键 | |
D. | 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