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 度(℃)360440520
K值0.0360.0100.0038
(1)①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 (填放热,吸热,无法确定 )反应.
②下列措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ad.(填序号)
a.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氨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快速生成氨
c.生产中需要升高温度至500°C左右    d.需要使用过量的N2,提高H2转化率
(2)0.2mol氨气溶于水后再与含有0.2mol硫酸的溶液反应放热QkJ,请你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
式NH3.H2O(aq)+H2SO4(aq)=NH4HSO4(aq)+H2O(l)△H=-5Q kJ•mol-1
(3)常温时,将amol氨气溶于水后,再通入bmol氯化氢,溶液体积为1L,且c(NH4+)=c(Cl-),则一水合
氨的电离平衡常数Kb=$\frac{1{0}^{-7}b}{a-b}$.(用ab表示)
(4)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H2O (g)?CO(g)+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
中的$\frac{n({H}_{2}O)}{n(C{H}_{4})}$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P2
(填“>”、“=”或“<”).
②其它条件一定,升高温度,氢气的产率会增大.(填“增大”,“减小”减小,“不变”不变)
(5)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 (g)+H2(g) 获取.
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2.25.
②保持温度仍为T℃,容积体积为5L,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cd(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分析 (1)①依据图标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平衡逆向进行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回答;
(3)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NH+4)=c(Cl-),所以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是10-7mol/L,根据氯离子浓度计算c(NH4+),利用物料守恒计算溶液中c(NH3.H2O),代入NH3•H2O的电离常数表达式计算;
(4)①依据图象变化分析,相同温度下,CH4(g)+H2O (g)═CO(g)+3H2(g),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逆向进行,甲烷平衡含量越高;
②压强一定,温度升高,甲烷平衡含量减小,平衡正向进行,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5)①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
②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选项.

解答 解:(1)①图表中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放热;
②a.增大压强,合成氨反应向着气体的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有利于合成氨,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正确;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不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错误;
c.合成氨反应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生产中需要升高温度至500°C左右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催化活性,不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错误;
d.使用过量的N2,合成氨反应正向移动,可以提高H2转化率,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正确;
故选:ad;
(2)0.2mol氨气溶于水后再与含有0.2mol硫酸的溶液反应放热QkJ,则1mol氨气溶于水后再与含有硫酸的溶液反应放热5QkJ,即NH3.H2O(aq)+H2SO4(aq)=NH4HSO4(aq)+H2O(l)△H=-5Q kJ•mol-1,故答案为:NH3.H2O(aq)+H2SO4(aq)=NH4HSO4(aq)+H2O(l)△H=-5Q kJ•mol-1
(3)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NH+4)=c(Cl-),故溶液中c(OH-)=10-7mol/L,溶液中c(NH4+)=c(Cl-)=0.5×bmol•L-1,故混合后溶液中c(NH3.H2O)=0.5×amol•L-1-0.5bmol•L-1=(0.5a-0.5b)mol/L,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7}×0.5b}{0.5a-0.5b}$=$\frac{1{0}^{-7}b}{a-b}$,故答案为:$\frac{1{0}^{-7}b}{a-b}$;
(4)①依据图象变化分析,相同温度下,CH4(g)+H2O (g)═CO(g)+3H2(g),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逆向进行,甲烷平衡含量越高,所以P2>P1;故答案为:<;
②压强一定,温度升高,甲烷平衡含量减小,平衡正向进行,反应是吸热的,条件一定,升高温度,氢气的产率会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5)①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
                             CO(g)+H2O(g)═CO2 (g)+H2(g)
起始量(mol/L) 0.2             0.2             0               0
变化量(mol/L) 0.12            0.12         0.12            0.12
平衡量(mol/L) 0.08             0.08          0.12             0.12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0.12×0.12}{0.08×0.08}$=2.25;
故答案为:2.25;
②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选项,CO(g)+H2O(g)═CO2 (g)+H2(g),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反应;
a.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下压强相同,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
b.混合气体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amolH2,说明二氧化碳或氢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依据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
Q=$\frac{6×6}{1×16}$=2.25=K,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符合;
故答案为: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平衡标志分析,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主要是图象分析判断,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 )=c(CH3COO-)-c(CH3COOH)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 )=c(H+
D.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 )+c(ClO-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用下面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制备SO2并进行相关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甲同学认为利用上述装置也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请写出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A→B→DC→F.
(3)乙同学从上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验证亚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其中用到C、D装置.则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通过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E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
(4)丙同学将A中产生的足量的SO2通入下图装置G中,G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BaSO4
推测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不考空气的影响)
原因一:SO2在酸性条件下被NO3-氧化;
原因二:SO2被Fe3+氧化;
原因三: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若是原因二,需证明Fe3+的还原产物,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后有Fe2+生成.
(5)实验中发现Na2SO3可能部分变质,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15.0g Na2SO3样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2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为紫红色,样品中Na2SO3质量分数是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图反应关系.
(1)若A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酸,反应时生成的C是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3Cu+8H+=2NO↑+4H2O+3Cu2+,若反应放出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B物质的量为0.05mol.
(2)若实验室中利用固体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为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该气体,若有白烟生成,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
(3)若B是黄绿色有毒气体,上述关系经常用于实验室尾气处理,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满B的试管口,看到的现象为试纸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太阳”实验发生的反应:${\;}_{1}^{2}$H+${\;}_{1}^{3}$H→${\;}_{2}^{4}$He+${\;}_{0}^{1}$n,属于化学反应
B.长征5号推进剂液氧一煤油比长征2号推进剂N2O4-(CH32NNH2更环保
C.在某催化剂表面CO2与H2O可合成乙醇并生成O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包裹聚氨酯海绵的蚕在太空成功结茧,聚氨酯海绵和蚕丝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随着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是(  )
A.N2和O2B.Na和O2C.S和O2D.Al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情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L  0.1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Mg2+的数目为0.1NA
C.17.6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D.20 ml 2mol?L-1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0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Na2O2固体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NA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1mol氯气溶于足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在1 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7 g Fe(OH)3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B.2molSO2与1mol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A
C.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frac{{N}_{A}}{n}$
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散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