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双氧水;
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A.实验①中铁钉做氧化剂
B.实验②中Fe2+具有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分析 实验①中发生Fe+Cu2+═Fe2++Cu,实验②中发生2Fe2++2H++H2O2═2Fe3++2H2O,实验③中发生Cu+2Fe3+═2Fe2++Cu2+,利用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并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比较氧化性的强弱.

解答 解:A.由①中发生Fe+Cu2+═Fe2++Cu,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作还原剂,故A错误;
B.实验②中发生2Fe2++2H++H2O2═2Fe3++2H2O,Fe2+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故B正确;
C.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而③中发生Cu+2Fe3+═2Fe2++Cu2+,生成物中没有单质,则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发生的三个反应,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为Fe3+>Cu2+>Fe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氧化性比较,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定温度下,l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建立平衡状态I,此时Y的体积分数为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V(X)和V(Y)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X)=V(Y)=(0.1-0.2a)mol•(L•min)-1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气体总量为(1+n)mol
C.若建立平衡I的起始时n=1,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I的体系中再加入cmolZ和dmolM[其中c>0的任意值,d≥(1-a)mol],达到平衡状态II,此时Y的体积分数一定为w%
D.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和n mol Y,此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a mol/L,M的物质的量为2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质量比为14:15的N2和NO混和,则混和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3: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
①2mol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②质量为196g;③含4.8×1022个氧原子;④在水中完全
电离时,可以电离出192g SO42-;⑤该H2SO4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146gHCl中所含氢
元素的质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30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下列空格)
A.计算 B.称量 C.溶解 D.冷却 E.移液   F.洗涤 G.定容 H.摇匀、装瓶
(2)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还有250mL容量瓶_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查漏.
(3)需称量10.0 g烧碱固体,固体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DE.(双选)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5)若从所配制溶液取出100mL,再将这100mL溶液加水稀释成1L的溶液,则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O气体易被空气氧化,并观察NO气体的实际颜色,同时为了防止气体扩散污染空气,对实验室制取NO气体的装置改装如下:
打开止水夹Ⅰ,Ⅱ,从漏斗处加入稀硝酸,直至液面浸没铜丝并与试管A胶塞处相平齐时,关闭止水夹Ⅰ,Ⅱ,用酒精灯微热试管A.
(1)加入稀硝酸与试管A胶塞处相平齐的目的是使A试管中的空气全部排空.
(2)当用酒精灯微热试管A时,A中反应加快,请写出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
(3)当进入B试管的液体没及铜丝后,再微热B试管,此时B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内溶液颜色加深,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4)为了防止气体污染空气,C烧杯中应装入A溶液.
A  NaOH 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下列各组化合物:
A.CH3CH2CH2CHO与
B.
C.
D.CH3CH2C≡CH与CH2=CH-CH=CH2
E.
F.戊烯和环戊烷
①属于同系物的有BE,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有ADF.
②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可将C中两化合物分别划分为酚类和醇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 500mL KNO3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得到的 Cu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B.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98 g 的 Cu(OH)2 可恢复为原溶液
C.原混合溶液中 c(K+)=4 mol/L
D.电解后溶液中 c(H+)=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写出NH3分子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