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B.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C.可用水鉴别己烷、己烯、四氯化碳、乙醇、苯酚水溶液5种无色液体

  D.向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震荡后分液,提纯乙酸乙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国际环境问题中,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极为严重,因为这种材料难分解,处理麻烦。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材料能代替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一种有机羟基羧酸)缩聚而成,能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聚乳酸是一种羧酸

C.聚乳酸的单体是

D.其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的聚合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3SCN-Fe(SCN)3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aO能与SO2反应,CaO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B.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去污能力不同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CH4都是温室气体        B.SO2、NO2都是形成酸雨的气体

C.汽油、花生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油脂     D.毛发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0 mL 6 mol·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双选)(  )

A.碳酸钠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1)B极是电源的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________,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是_____________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__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 (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_,甲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C电极换为铁,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