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A、①中有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了N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该元素只能是氧元素,因此必然有氧气生成。所以可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选项A正确;B、硝酸受热能分解产生NO2,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还有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选项B正确;C、③中红棕色气体的来源一定是硝酸,而硝酸并没有与红热木炭直接接触,必然是硝酸挥发后发生的变化,能体现硝酸的挥发性。不管NO2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还是与红热木炭反应产生的,均为硝酸中氮元素降价后的产物(即还原产物),选项C正确;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有可能是木炭被挥发出的浓硝酸氧化产生的,但因为试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也有可能是红热的木炭被空气中的氧气或者硝酸分解出的氧气氧化产生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常温下KClO3与HCl(浓)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
A | 黄绿色 | 橙色 | 蓝色 | 白色 |
B | 无色 | 橙色 | 紫色 | 白色 |
C | 黄绿色 | 橙色 | 蓝色 | 无色 |
D | 黄绿色 | 无色 | 紫色 | 白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11.2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B. 标准状况下,4.48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1.204×1023个。
C.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 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质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或化合物占细胞鲜重或干重的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是丁
B.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糖是由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
C.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乙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 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甲代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FeO投入稀H2SO4和稀HNO3中均得到浅绿色溶液
②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振荡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溶液呈红色,但不一定说明红砖中含有氧化铁
③Fe2O3FeCl3(aq)
无水FeCl3
④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⑤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 mL 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有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2.4g
⑥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 Fe3++NO↑+3H2O
⑦氢氧化铁与H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H+=Fe3++3H2O
⑧Fe2O3不可与水反应得到Fe(OH)3,但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Fe(OH)3
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Fe3O4为红棕色晶体
⑩下图所示装置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
A. ①④⑦ B. ⑤⑧ C. ②③⑩ D. ⑤⑥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 、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A、B、C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此时若想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调整为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 等.
(2)图C中,pH是 时降低活化能最多
(3)图B中,同一组酶,温度由50逐渐降到30时酶的活性 .
(4)B、C两图反映的酶的特性是 .
(5)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能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做底物 (“能”或“不能”),若是用唾液淀粉酶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 (“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