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食盐、蛋白质变性等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

B. 酸性氧化物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C.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爆鸣气、铝热剂、玻璃、花生油、聚乙烯均为混合物


【知识点】基本概念H4  B4 D1 M4

【答案解析】D解析:石油分馏、海水制食盐是物理变化,A错误;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硅能和氢氟酸反应,B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C错误;D正确。

【思路点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需注意一些特殊性,如本题的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

B.CH3-CH2-CH2-CH3

C.1H 和2H         D.O2与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0.5 mol/L的CH3COOH溶液     B.0.5 mol/L盐酸

C.0.5 mol/LCuSO4溶液            D.0.5 mol/L NH4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100g水

正丁醇

74

0. 80

118.0

9

冰醋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二)产品的精制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的水洗涤。有机层继续用10 mL10%Na2CO3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 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 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5~127 ℃的馏分,得11.6 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 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2)步骤①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②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右图所示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收集126℃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式量116)的产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③⑤⑥           B.①②         C.③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灯1  c.熄灭酒精灯2

(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10.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6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最佳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①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出现红色,在氨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适量SO2气体,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白色沉淀都是BaSO3

B.①白色沉淀是BaSO3和S,②是BaSO3

C.①白色沉淀是BaSO4,②是BaSO3

D.①白色沉淀是FeSO3,②是Ba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