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 →C→B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无水硫酸铜.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Ⅱ.请用如图1所示装置,选择必须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 的成分.
Ⅲ.若蓝色沉淀中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如图2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中CuCO3组成:
(1)实验开始时先要将空气通过碱石灰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含H2O 蒸汽和CO2的空气排出实验中持续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结束时通人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排出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1-$\frac{49n}{9m}$)×100%.

分析 Ⅰ、过程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至恒重,
利用加热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氢氧化铜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有碳酸铜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uCO3
Ⅲ、(1)实验开始时装置的空气中会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若不排除被吸收装置吸收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开始时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除(注意实验结束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后会在反应装置中残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应通过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出被吸收装置完全吸收);
(2)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说明分解生成ng水,根据水的质量计算沉淀中氢氧化铜的质量,沉淀质量减去氢氧化铜的质量等于碳酸铜的质量,再利用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

解答 解:Ⅰ、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干燥;
(1)利用加热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氢氧化铜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有碳酸铜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A;C;B;
(2)装置C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生成,验证沉淀中有氢氧化铜生成,否则沉淀中无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3)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即说明含有CuCO3
故答案为: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Ⅲ、(1)实验开始时装置的空气中会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若不排除被吸收装置吸收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开始时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除,故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同时实验开始时也要将装置中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尽,所以要先通一会儿处理过的空气,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后会在反应装置中残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出被吸收装置完全吸收,防止影响测定结果.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含H2O 蒸汽和CO2的空气排出;结束时通人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排出;
(2)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说明分解生成ng水,水的物质的量为$\frac{n}{18}$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frac{n}{18}$mol,故氢氧化铜的质量为$\frac{n}{18}$mol×98g/mol=$\frac{49n}{9}$g,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mg-\frac{49n}{9}g}{mg}$×100%=(1-$\frac{49n}{9m}$)×100%,
故答案为:(1-$\frac{49n}{9m}$)×100%.

点评 本题考查对实验方案设计与装置的理解、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O2与SO2B.CH4与NH3C.BeCl2与BF3D.C2H4与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l2与H2O反应:Cl2+H2O?2H++Clˉ+ClOˉ
B.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C.CuSO4溶液与少量稀氨水反应:Cu2++2OH-=Cu(OH)2
D.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Fe=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O、NO2 和CO均为大气污染物,对其治理备受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I.碱液吸收法
(1)NaOH溶液可将NO和NO2的混合气体转化为Na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O2+2OH-=2NO2-+H2O.
(2)25℃时,HNO2的电离常数Ka=4.6×10-4.常温下,向NaN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溶液的pH=3时,溶液中$\frac{c(HN{O}_{2})}{c(N{O}_{2}^{-})}$=2.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已知综合治理NO和CO的原理为
i.2NO(g)+2CO(g)?N2(g)+2CO2 (g)△H=-746.5kJ•mol-1
ii.C(s)+2NO(g)?N2(g)+CO2 (g)△H=+172.5kJ•mol-1
(3)高温下,1mol C(s)与CO2 完全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CO2(g)?2CO(g)△H=+919.0kJ/mol.
(4)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和反应ii.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CO的体积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5)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若起始充入的物料比$\frac{c(CO)}{c(NO)}$=y,NO的平衡转化率(a)与y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y1>y2(填“>”“<”或“=”)
②M点和N点对应的该反应速率:M>N(填“>”“<”或“=”)
(6)t℃时,向容积为10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s)和2molNO(g),发生反应ii.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0~5min内,用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0.016mol•L-1•min-1;N2的体积分数为a.则: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②若保持条件不变,起始向该容器中按下列配比加入物质,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仍为a的是B、C(填选项字母)
A.0.5molC和2mol NO           B.2mol N2和2mol CO2
C.1mol C、1mol N2和1mol CO2   D.1mol C、1mol NO和1mol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1盐溶液的pH:pH(CH3COONa)>pH(NaHCO3)>pH(NaCN)>pH(Na2CO3
B.pH=11的NaOH溶液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NaCN、CH3COONa溶液中,两溶液中离子总数相等
D.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I.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D.(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消耗0.4mol H2O
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从0min到10min,v(H2)=0.075 mol•L-1•min-1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使$\frac{n(C{H}_{3}OH)}{n(C{O}_{2})}$增大的是C(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C.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D.恒温恒容再充入2mol CO2和3mol H2
④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20 L2/mol2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为进一步探究CO2与NaCN溶液反应的产物,查得数据如下:
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25℃)
HCNK=4.9×10-10
H2CO3K1=4.3×10-7、K2=5.6×10-11
①25℃时,测得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pH=11,则c(HCN)/c(CN-)=$\frac{1}{49}$(可用分数表示).
②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3-
III.(1)有一种利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CO2(g)+3H2(g)═CH3OH(g)+H2O(l)△H=-a kJ•mol-1
CH3OH(g)═CH3OH(l)△H=-b kJ•mol-1
2H2(g)+O2(g)═2H2O(l)△H=-c kJ•mol-1
则表示CH3OH(l)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l)△H=-($\frac{3}{2}$c-a-b) kJ•mol-1
(2)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2所示.
①M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3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假设溶液体积为300mL(体积变化忽略),当溶液的pH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理论上消耗甲醇的质量为0.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呼吸B.水资源被污染C.煤和石油的燃烧D.森林被砍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化钾溶液遇淀粉变蓝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均为(C6H10O5n
D.加热时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