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①BF3 ②CH2=CH2③苯 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分析 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说明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杂化轨道数目=σ键+孤电子对数.

解答 解:①BF3分子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1}{2}$×(3-3×1)=0,杂化轨道数目为3+0=3,B原子杂化类型为sp2,故①正确;
②CH2═CH2分子中碳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1}{2}$×(4-2-2)=0,杂化轨道数为3+0=3,C原子采取sp2杂化,故②正确;
③苯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故③正确;
④CH≡CH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形成1个C-H,1个C≡C三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2,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④错误;
⑤NH3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N原子采取sp3杂化,故⑤错误;
⑥CH4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C原子采取sp3杂化,故⑥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杂化轨道形成σ键或填充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σ键+孤电子对数,注意孤电子对的计算,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氧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发生猛烈爆炸
D.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科技、环境、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因此可以通过煤的干馏得到,并将它们分离
B.酒精消毒原理是将病毒彻底氧化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8个副族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D.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浓硫酸和2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a升华、b冷凝B.a冷凝、b吸水C.a挥发、b潮解D.a挥发、b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酸、碱、盐、氧化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C.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压强恒定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C.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纯净物中,其分子内部都存在极性键且均为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2、NH3、SO3B.CO2、CH4、C2H5OHC.NO、CaO、NeD.P4、CS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