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两个容积均为2L 的密闭容器I和Ⅱ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g),起始物质的量见表.
容器起始物质的量
NOCO
1mol3mol
6mol2mol
实验测得两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L/mol
B.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
C.若将容器I的容积改为1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mol/L
D.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大于16.7%

分析 A.N点和M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结合Ⅱ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结合化学三行计算列式计算平衡浓度得到平衡常数;
B.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C.若将容器Ⅰ的容积改为1 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 mol•L-1,可以据此计算平衡常数对比判断;
D.图象可知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减小,升温平衡逆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反应过程中放热,温度升温平衡逆向进行.

解答 解:A.N点和M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结合Ⅱ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变化浓度为0.5mol/L,
                          2NO(g)+2CO(g)?N2(g)+2CO2(g)
起始量(mol/L)  3                 1              0               0
变化量(mol/L) 0.5              0.5           0.25           0.5
平衡量(mol/L)2.5               0.5           0.25            0.5
K=$\frac{0.{5}^{2}×0.25}{2.{5}^{2}×0.{5}^{2}}$=0.04,故A正确;
B.反应Ⅰ起始量气体物质的量为反应Ⅱ气体物质的量的一半,可以看做反应Ⅰ基础上起始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P(M)<2P(N),故B错误;
C.若将容器Ⅰ的容积改为1 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 mol•L-1 可以逆向计算平衡常数判断,
                       2NO(g)+2CO(g)?N2(g)+2CO2(g)
起始量(mol/L) 1              3              0                  0
变化量(mol/L) 0.25       0.25            0.125           0.25
平衡量(mol/L)0.75         2.75           0.125            0.25
K=$\frac{0.125×0.2{5}^{2}}{0.7{5}^{2}×2.7{5}^{2}}$=0.0018<0.04,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图象可知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减小,升温平衡逆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反应过程中放热,温度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实验起始温度为T1时NO转化率=$\frac{0.5mol/L}{3mol/L}$×100%=16.7%,则绝热容器中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小于16.7%,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涉及图象分析判断、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影响因素,注意平衡的计算应用,注意把握答题的思路以及图象的分析,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基于以下实验现象,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测定常温时的饱和HCOONa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HCOONa的pH<CH3COONa的pH弱酸的酸性:HCOOH>CH3COOH
B向5ml2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1ml 1mol•L-1 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通入少量Cl2有机相呈橙红色氧化性:Cl2>Br2
D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氧化铝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电子式:B.N2的结构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学生用0.100 0mol/L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分为如下几步:
A.量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线0以上2cm~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并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据此实验完成填空:
(1)下列操作对测量结果有怎样的影响(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浄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A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A
③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B
④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
⑤滴定时,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溶液C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
B.K点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M+)>c(A-)>c(MOH)>c(OH-)>c(H+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若K点对应溶液的pH=10,则c(MOH)+c(OH-)=0.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 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液态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W、X形成的1:1型的化合物有很多种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②中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和⑤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吸收尾气.
(2)装置②中产生ClO2;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Ⅰ.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Ⅱ.下列仪器中可用于上述操作步骤的是BCE(填标号).
A.容量瓶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a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蒸馏水至100mL.
(已知:ClO2-+4I-+4H+═2H2O+2I2+Cl-);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4)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05cV}{a}%$(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CH4的球棍模型:B.Cl-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_{16}^{32}$SD.苯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可逆反应2A(g)+B(g)?2C(g)+2D(g) 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
A.v(A)=0.15mol•(L•min)-1B.v (B)=0.2 mol•(L•min)-1
C.v (C)=0.3 mol•(L•min)-1D.v (D)=0.1 mol•(L•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