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H2O2
(2)写出该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
(3)如果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

分析 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O元素化合价升高,H2O2被氧化,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H2CrO4为氧化剂,被还原为Cr(OH)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并配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H2O2→O2的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到了0价,所以H2O2是还原剂,故答案为:H2O2
(2)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电子守恒,所以,H2O2和O2前边系数是3,H2CrO4和Cr(OH)3前边系数是2,得到反应的方程式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故答案为: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
(3)由反应可知,生成3molO2转移6mol电子,则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5mol×22.4L/mol=3.36 L,故答案为:3.36 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I.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已知该反应的△H<0,在1000℃时,K=64.在1000℃的条件下,在容积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I,反应经10min后达到平衡.
(1)该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06mol/(L•min)
(2)CO的转化率60%.
(3)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D.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升高反应温度        D.移出部分CO2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减少容器的容积
Ⅱ.已知化学反应:
①Fe(s)+CO2(g)?FeO(s)+CO(g),平衡常数为K1
②Fe(s)+H2O(g)?FeO(s)+H2(g),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K1K2
973K1.472.38
1173K2.151.67
(4)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的△H> 0.(填“>”“<”)
(5)现有反应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K3=$\frac{c(CO).c({H}_{2}O)}{c(C{O}_{2}).c({H}_{2})}$.
(6)根据反应①和②可以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K3=$\frac{{K}_{1}}{{K}_{2}}$.据此关系式和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的△H>0(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NH3和CO2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尿素,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g).
某实验小组向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CO2与NH3合成尿素,在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尿素为固体).
A点的正反应速率v(CO2)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v(CO2),NH3的平衡转化率为75%.
(2)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合成尿素过程的中间产物,现将体积比为2:1的NH3和CO2混合气体充入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2NH3(g)+CO2(g)?NH2COONH4(s).
实验测得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如下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1
2.43.44.86.89.6
①上述反应的焓变:△H<0,熵变△S<0(填“>”“<”或“=”).
②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是CD.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中NH3与CO2的浓度之比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v(NH3)=2v(CO2
③根据表中数据,列出2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式K=$\frac{1}{(3.2×1{0}^{-3})^{2}×(1.6×1{0}^{-3})}$(不要求计算结果),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平衡常数就变为原来的2倍.
④温度一定时,向上述容器中再按照NH3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充入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平衡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该平衡中NH3的浓度与原平衡时NH3浓度相比前者大(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HCO3-、Na+、K+、Mg2+,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为了确认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88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关于原溶液组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SO42-、HCO3-、Mg2+,至少存在Na+、K+中的一种
B.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l-,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c(HCO3-)=0.05mol/L
D.4.88g沉淀中含有3种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同周期,D与E和F同周期,A与D同主族,C与F同主族,F元祖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二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 VIA族.
(2)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A、B、C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X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①②④.(填数字编号)
①离子键  ②极性键   ③非极性键   ④配位键   ⑤氢键
(4)由A、B两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2:1形成的液态化合物Y含有18个电子,其水合物是一种二元弱碱,则Y的电子式为;由A、C、F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能与化合物Y形成一种酸式盐,常温下.1mol/L该酸式盐的pH为1,请写出该酸式盐的化学式N2H5HSO4
(5)化合物Y和A、C形成的18电子分子可相互反应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
(6)若E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D.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溶液中含有SO32-、CO32-、HCO3-、SO42-、Na+,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气体生成
B.Na+浓度基本不变
C.HCO3-浓度减小而CO32-浓度增大
D.SO3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Na2O2+H2O=2Na++SO4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溶于0.5 mol•L-1的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B.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C.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的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
D.H2C2O4(弱酸)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2-+5H2C2O4=2Mn2++10CO2↑+2H2O+6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乙基丙烷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确定CH2=CH-CHO中含有C=C双键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D.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