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加AgNO3溶液
C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将混合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D证明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向2mL 2%的CuSO4溶液加入几滴 1% NaOH溶液,振荡后滴加几滴乙醛,加热
A.AB.BC.CD.D

分析 A.乙醇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乙醇具有挥发性;
B.溴乙烷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先用稀硝酸中和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从而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引进了新的杂质;
D.配制氢氧化铜浊液时,加入的氢氧化钠必须过量.

解答 解:A.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干扰了检验结果,应该用溴水检验,故A错误;
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先加HNO3中和氢氧化钠,排除氢氧根离子的干扰,再加AgNO3溶液可检验溴离子,从而可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故B正确;
C.将混合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引进了新杂质,违反了除杂原则,故C错误;
D.向2mL 2%的CuSO4溶液加入几滴 1% NaOH溶液,加入的NaOH不足,而醛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物质分离与提纯、物质检验、醛的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即可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等都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1)现有七氧化二锰、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锌等5种氧化物,其中七氧化二锰、二氧化硅、氧化锌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锌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请将上述5种氧化物按类别填在表格中: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4g D2和20g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22gD2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
C.乙烷、乙烯、乙醇和乙酸互为同系物,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淀粉、植物油、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1mol•L-1的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和c曲线表示的是同一个离子反应
B.N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
C.M点时Al(OH)3的质量等于3.9g
D.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重结晶B.分液、蒸馏、萃取
C.萃取、蒸馏、分液D.蒸馏、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质谱仪B.元素分析仪C.核磁共振仪D.红外光谱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MnCO3(s)?MnO(s)+CO2(g)△H1  
②2MnO(s)+O2(g)?2MnO2(s)△H2  
③2MnCO3(s)+O2(g)?2MnO2(s)+2CO2(g)△H3  
△H3=2△H1+△H2(用△H1、△H2表示)
(2)反应②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2<0(填“>”“<”或“=”).
(3)在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的MnCO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nCO3(s)?MnO(s)+CO2(g)△H>0.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时ρ(CO2)=2aMPa.

①温度、压强对MnCO3分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比较:T1<T2(填“>”“<”或“=”).
②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至原来的2倍,则ρ(CO2)的变化范围是aMPa<ρ(CO2)≤2aMPa.
③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下列物理量-定不变的是AB(填代号).
A.平衡常数K     B.c(CO2)C.n(CO2)   D.m(MnCO3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人足量的MnCO3(s)和5molO2,发生反应:2MnCO(s)+O2(g)?2MnO2(s)+2CO2(g),CO2以平均速率0.1mol•L-1•min-1经过10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0.5mol.L-1
(5)试写出难溶物MnOOH在碱性条件下和次氯酸钾溶液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的离子方程式MnOOH+2ClO-+OH-=MnO4-+2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生成1 mol N2有3 mol电子转移
C.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3
D.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