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与Y、Z位于相邻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ⅥA族
C.Y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分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源,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发生
反应来治理污染.现有NO、
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5L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则混合气体中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1∶3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二上段考理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 ℃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 ℃时,AgBr的Ksp为4.9×1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 的不饱和溶液
D.在t ℃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嘉兴、杭州、宁波五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Al作电极电解NaHCO3溶液:2Al+6H2O=2Al(OH)3↓+3H2↑
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2Al3++2SO42-+2Ba2++6OH-=2BaSO4↓+2Al(OH)3↓
C.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 H3O+ HCO3-+ H2O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 g氧化铁、2.00 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 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 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 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
(4)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
学习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装置存在一定缺陷,请你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糖类都是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
C.有机物大多数都能燃烧
D.所有糖都能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西平遥中学等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练兵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②物质的熔点Li>Na>K
③微粒半径:K+>S2->F-
④单质的密度Na<K<Rb
⑤氢化物的沸点:H2Se>H2S> H2O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