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正极为铁,负极为铜,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 |
B. | 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 |
C. | 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 |
D. | 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分析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Fe失电子生成 Fe2+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不如Fe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正极上 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根据电池反应式知,Fe失电子生成 Fe2+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不如Fe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正极上 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溶液,
A.Cu不如铁活泼,则Fe作负极、Cu作正极,故A错误;
B.应该用Fe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石墨是非金属且导电,符合条件,故B正确;
C.锌的活泼性大于Fe,所以不能选取Zn作负极或正极,故C错误;
D.电解质溶液必须是可溶性的铁盐溶液,不能是硫酸铜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设计,会根据电池反应式确定正负极及电解质溶液是解本题关键,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测定某补血剂(成分FeSO4和维生素C)中铁元素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补血剂溶于水,然后用标准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紫色且半分钟不改变 | |
B. | 测量SO2、N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碘-淀粉溶液的反应直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 | |
C. | 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重 | |
D. |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至蓝色变白,冷却,称量,重复至前后质量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1O5 | |
B. | 该化合物的分子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只有4个 | |
C. | 该化合物可以与溴水、NaOH、NaHCO3发生反应 | |
D. | 该化合物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不能制备得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B. | NaHCO3溶液(少量Na2CO3):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 |
C. | 苯(混有Br2):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 | |
D. |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氯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比例模型![]() | |
B. | 电子式![]() | |
C. | 离子结构示意图![]() | |
D. | 离子方程式HCO3-+H2O?H3O++CO32-可以表示HCO3-离子的水解,也可以表示它的电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 |
B. | 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SiO32-+H2O | |
C. |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D. | 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5H2O2═2Mn2++5O2↑+8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 |
B. | 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光能等释放出来 | |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 | 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 2Y(g)Z(g) + 2 W(g) △H <0, 反应进行到5s时达到化学平衡,测得X的转化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达到最大
B.前5s内平均反应速率υ(Y)= 0.1 mol/( L·s)
C.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反应停止
D.升高温度,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