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利用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2H2O(g)═H2O(l)△H=-44.0kJ•moL-1

(1)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1.2kJ/mol
(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t3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加压,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2-t3
②温度为T℃时,将1mol N2和2mol H2放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为4mol-2•L2
③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3H2$?_{500℃、铁触媒}^{20-50MPa}$2NH3如图2表示随条件改变,平衡体系中氨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c,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3)常温下氨气和HCl均极易溶于水,现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c(Cl-)>c(NH4+)>c(H+)>c(OH-).

分析 (1)利用2CO(g)+O2(g)═2CO2(g)△H=-566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结合盖斯定律来写出CO和 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2)①根据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结合图象来分析;
②利用N2的转化率结合三段法来计算平衡时的浓度,再利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
③合成氨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反应,可以得出随着压强的增大,平衡向氨气增大的方向移动,结合图象可以知道c符合要求.又因为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可以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氨气减少的方向移动,结合图象可以知道a符合要求;
(3)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

解答 解:(1)由①2CO(g)+O2(g)═2CO2(g)△H=-566KJ/mol、②2H2(g)+O2(g)═2H2O(g)△H=-483.6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frac{①-②}{2}$得CO(g)+H2O(g)═CO2(g)+H2(g),△H=$\frac{-566kJ/mol-(-483.6kJ/mol)}{2}$=-41.2kJ/mol,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2kJ/mol,
故答案为:CO(g)+H2O(g)═CO2(g)+H2(g)△H=-41.2kJ/mol;
(2)①由图象可知,t1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则可能为加压或升温,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稳定,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符合,则应为加压;显然图象中的t3时为升高温度,t1时加压正向移动,氨气的含量增大,t3时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含量降低,即t2-t3一段时间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加压;t2-t3;    
②2molH2和1molN2放入0.5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
             3H2+N2 2NH3
开始(mol/L) 4  2             0
转化         3   1             2
平衡         1   1             2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frac{{2}^{2}}{1×{1}^{3}}$=4,
故答案为:4;
③合成氨工业的原理是:N2+3H2$?_{500℃、铁触煤}^{20-50MPa}$2NH3△H<0,因△H<0,从化学平衡的角度看,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合成氨,增加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减少;正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增大压强时平衡向右进行,氨气的百分含量增大,结合图象可以知道c符合要求.又因为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可以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氨气减少的方向移动,结合图象可以知道a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a;
(3)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c(Cl-)>c(NH4+),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呈酸性,c(H+)>c(OH-),水解极其微弱,所以c(NH4+)>c(H+),
故答案为:c(Cl-)>c(NH4+)>c(H+)>c(OH-).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热化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的计算、盐类水解等知识,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元素B、C、D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M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3)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下图是由D、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1,该晶体1个晶胞中阳离子的个数为4.
(4)化合物CA3的沸点比化合物BA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5)写出与BD2互为等电子体的C3-的结构式[N=N=N]-
(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最早用于有机废水处理,如图2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M废水的装置,其中3是质子交换膜.负极所在的左室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HCHO-4e-+H2O=CO2+4H+
(7)铁粉和E单质粉末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4mol/L.
编号
稀硝酸的体积/mL100200300400
剩余金属的质量/g18.09.600
NO的体积/mL2240448067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乙醇B.乙酸C.乙酸乙酯D.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几种重要的有机物及部分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由乙烯制取乙醇,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将适量的苯滴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为:分层且下层为无色、上层为橙色;
(4)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生成带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条件: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以苯、乙醛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来制备1,1-二苯乙烷,其反应原理为:

制备过程中其他产物会与AlCl3发生副反应.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0mL苯(密度0.88g/mL)、19gA1C13和5.5g乙醛,在20℃时充分反应.

Ⅱ.分离与提纯: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装有150mL,冰水和少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依次用水、2%碳酸钠溶液、水洗涤,在分离出的粗产品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过滤后先常压蒸馏除去过量苯再改用减压蒸馏收集170~172℃/6.67kPa的馏分,得12.5g 1,l-二苯乙烷.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或冷凝器);其他产物与A1C13发生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H2O?Al(OH)3+3HCl;装置C的作用:吸收HCl气体.
(2)连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中与三氯化铝反应.
(3)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或洗掉可溶性无机物).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干燥.
(4)粗产品常压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C,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AB.

(5)本实验所得到的1,1-二苯乙烷产率约为C(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A.41%    B.48%    C.55%      D.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分子加成:
加成产物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
已知物质B是一种可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如图(所有无机产物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物质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碳碳双键和醛基B结构简式为
(2)物质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2NaOH$→_{△}^{乙醇}$+2NaBr+2H2O
(4)写出G与D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浓硫酸}$+H2O.
(5)F若与H2发生加反应,1mol F最多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5mol.
(6)芳香族化合物M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相同的官能团,试写出所有M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
A.Na2SB.NH3C.HClO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酿酒经历淀粉→葡萄糖→乙醇,每一步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在某些反应中可能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单质甲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单质甲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CH4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8.0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放出444.8kJ热量.则
CH4 (g)+2O2(g)═CO2(g)+2H2O(l)△H=-889.6kJ•mol-1
(2)以CH4为燃料可设计成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名称为负极,通入b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 H+=2H2O.(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3)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CH4与CO2可直接转化成乙酸,这是实现“减排”的一种研究方向.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2示,则该反应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250℃左右.
②该反应催化剂的有效成分为偏铝酸亚铜 (CuAlO2,难溶物).将CuAlO2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两种盐并放出NO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3 CuAlO2+16 H++NO3-=NO↑+3 Al3++3Cu2++8H2O.
(4)CH4还原法是处理NOx气体的一种方法.已知一定条件下CH4与NOx反应转化为N2和CO2,若标准状况下8.96L CH4可处理22.4L NOx,则x值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