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C (3)D (4)ΔH1=ΔH2<ΔH3 (5)-51.8 kJ·mol-1 (6)不能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解析 (1)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确保反应物被完全中和,常常使加入的一种反应物稍微过量一些。

(2)为了减小热量损失,倒入NaOH溶液应该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地搅动。

(4)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的中和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一水合氨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反应热的数值要小一些(注意中和热与ΔH的关系)。

(5)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 mol·L-1 MgSO4溶液和0.5 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HCO3溶液于1 000 mL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

步骤3:将250 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 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 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3中加氨水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4为加快过滤速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过滤方法)。

(2)测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 g碳酸镁晶须,放入右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 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的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 ℃,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0 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3)称取100 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下图。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____________(选填:1、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将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并熔融后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下列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阴极产物是氢气

B.阳极产物是氧气

C.阴极产物是铝和氧气

D.阳极产物只有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怎样理解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 ΔH=a kJ·mol-1

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3AlCl(g)+3CO(g)===Al2O3(s)+AlCl3(g)+3C(s)

ΔH=a kJ·mol-1(  )

(2)AlCl(g)+CO(g)===Al2O3(s)+AlCl3(g)+3C(s)

ΔH=-a kJ·mol-1(  )

(3)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ΔH=-2a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

①H2(g)+O2(g)===H2O(g) 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

③H2(g)+O2(g)===H2O(l) 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 ΔH3=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 ℃和45 ℃,pH均为1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溶液中的c(OH-)相等

B.两溶液中的c(H+)相同

C.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

D.两溶液中的c(H2SO4)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