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a  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键的数目为2NA
b  1mol 明矾与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c  1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  常温下,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NA
e  常温下,30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NA
f  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g  将2mol SO2与1mol O2混合,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4NA
h  常温下,10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1NA
A.a c f hB.a c e gC.a c e f hD.b d e h

分析 a.求出金刚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金刚石中含2mol碳碳键来分析;
b.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
c.Na2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
d.溶液体积不明确;
e.1molSiO2晶体存在4molSi-O键;
f.求出 H2O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双氧水中含18mol电子来分析;
g.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h. AlCl3的水解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

解答 解:a.12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金刚石中含2mol碳碳键,故含2NA条,故正确;
b.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1mol明矾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错误;
c.Na2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氮原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错误;
e.1molSiO2晶体存在4molSi-O键,所以30gSiO2晶体物质的量=$\frac{30g}{60g/mol}$=0.5mol,即0.5mol含有2molSi-O键,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 NA ,故错误;
f.17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1mol双氧水中含18mol电子,故0.5mol双氧水中含9mol电子即9NA个,故正确;
g.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4NA个,故错误;
h. AlCl3的水解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故溶液中的阳离子的个数大于0.1NA个,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存在的外界条件和聚集状态等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Y和W同主族,原子半径X小于Y,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nY>HnW
C.Y和X、Z和X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标准状况下,若把2.0mol/LCuCl2溶液和1.0mol/LHCl 溶液各取2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为4L),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
(1)混合后产生气体的体积.
(2)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Q(Q>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B.减小压强,逆反应速率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C.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D.充入氧气,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则该温度>25℃(填“>”、“<”或“=”).
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3或10;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混合,恰好中和,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frac{1}{2}$c(Na+)=c(SO4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和氮是动植物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氮氧化物会产生光化学烟雾,目前,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
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器容积为3L且容积不变的密闭真空容器(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温(T1℃)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n/mol
t/min
NON2CO2
02.0000
101.160.420.42
200.800.600.60
300.800.600.60
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6(保留两位小数).若某一时刻,容器中有1.2molC、1.2molNO、0.75molN2和1.08molCO2,此时v(正)=v(逆)(填“>、<、=”)
②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填序号字母).
A.v(NO)(正)=2v(N2(逆)      B.容器内CO2和N2的体积比为1:1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H2(g)+CO2(g)?H2O(g)+CO(g),恒温下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Ⅰ如图1所示.

①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②若在t0时刻将容器体积快速压缩至2L(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
(3)已知:CO(g)+H2O(g)?H2(g)+CO2(g)△H=-41.2kJ/mol,850℃时在一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2mol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
C.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减小
D.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CO)<v(H2O)
(4)850℃时,若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0mol H2O,amol CO2和bmol H2.若达平衡时各组分体积分数都与(3)中平衡时相同,则a=3mol,b=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碳碳双键.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图2)
A的化学式是C14H18O,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a(填写序号字母).
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别属于醇.
(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6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OH$→_{△}^{浓H_{2}SO_{4}}$+H2O.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R-CH=CHCH2COOH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在无机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该有机物中羟基R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d.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有机物A、B之间存在图转化关系A(C7H1402)+H2O$?_{△}^{浓硫酸}$B+CH3COOH:(已配平),则符合条件的B的结构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 种B.6 种C.7 种D.8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l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e电极上收集到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正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③电解前后甲溶液 pH变大;乙溶液 pH变小;丙溶液 pH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写出乙溶液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4H+需加入16g氧化铜(填物质名称)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