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由于吸水、透气性较好,高分子化合物“维纶”常用于生产内衣、桌布、窗帘等,其结构简式为,它是由聚乙烯醇与另一单体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若已知缩合过程中有H2O生成,则与聚乙烯醇缩合的单体可能是(  )
A.CH3OHB.HCHOC.HO-CH2CH2-OHD.HCOOH

分析 由信息可知,醇与醛发生加成反应,醛中碳氧双键其中1个键断开,醇断开氧氢键,H原子接在醛的O原子上,-OR连接在醛的不饱和碳上,生成物含有羟基,再与令一分子的醇,发生羟基之间的脱水生成最终产物.

解答 接:根据信息可知,聚乙烯羟基全部与正丁醛缩合脱水,得到含六原子环的强力粘合剂聚乙烯缩丁醛,根据结构可知,它是由聚乙烯醇与甲醛经缩聚反应得到,故单体为甲醛,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官能团性质、缩聚反应、单体的寻找、学会运用信息迁移解决问题等,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运用、思维分析等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有A、B、C、D、E五种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1)A元素符号是HC单质的电子式为
(2)A和B形成的化合物以共价键结合,C和E的化合物以离子键或离子键、共价键键结合.(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写出E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2H2O=2K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表;
溶质CH3COONaNaHCO3Na2CO3NaClONaCN
pH8.89.711.610.3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C(填序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填“>”“=”“<”下同);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3)碳酸氢钠是一种强(填“强”或“弱”)电解质;常温下,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8,试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因,该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H2CO3)>c(CO32-).
(4)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②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下表:
离子Fe2+Cu2+Mg2+
pH7.65.2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Cu2+(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3]Ksp[Mg(OH)2]<(填“>”“=”或“<”),要使0.2mol/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6.( Ksp[Cu(OH)2]=2×1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原子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最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熔点:BaO>CaO>NaCl>KCl
D.
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个数之比是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O之间的元素有Be、C.
(2)N、O可以组成微粒NO2+,它的电子式为,其等电子体有N2O、CO2(至少2种).
(3)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d106s1
(4)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中的原子除H外有5个以sp3杂化,2mol该分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12NA
(5)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紫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1.5倍.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H2O)5Cl]Cl2•H2O.(表示出内界和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  )
A.
如图:可以表示CO2的比例模型
B.
如图表示的锌铜原电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溶液的pH不变
C.
如图:可用于收集干燥氨气
D.
如图: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常温下,0.1000mol•L-1Na2CO3溶液25mL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c(CO32-)=c(HCO3-)>c(OH-B.b点:5c(Cl-)>4c( HCO3-)+4c(CO32-
C.c点:c( OH -)=c(H+)+c(HCO3-)+2c(H2CO3D.d点:c(H+)=c(CO32-)+c( HCO3-)+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gHCHO和CH3COOH的混合物中存在的π键与σ键的数目总数为8NA
B.2L0.5mol•L-1CH3COOD(D为重氢原子)溶液中,CH3COOD和DH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C.28g核素${\;}_{7}^{14}$N发生下列变化:${\;}_{7}^{14}$+${\;}_{0}^{1}$n→${\;}_{6}^{14}$+${\;}_{1}^{1}$H,通过该化学反应能生成2NA个${\;}_{1}^{1}$H
D.4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将2molSO2与一定量的O2混合一段时间后测得SO2消耗$\frac{1}{2}$,则该正反应消耗了NA个S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如图是某同学用0.1mol•L-1 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0.1 mol•L-1 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C.在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05 mol•L-1
D.在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