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Y、Z、W均为氧化物,常态下,X是红棕色气体,则X为NO2;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Y为CO2;甲与M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推知甲为HNO3、M为碳,乙与碳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推知乙为H2SO4,故Z为H2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X、Y、Z、W均为氧化物,常态下,X是红棕色气体,则X为NO2;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Y为CO2;甲与M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推知甲为HNO3、M为碳,乙与碳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推知乙为H2SO4,故Z为H2O,
(1)由上述分析可知,Z为H2O,故答案为: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质量增加浓度降低,可以用于干燥氯气,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Fe片钝化,利用硫酸根检验Ba2+离子,
故答案为:吸水;d;
(3)X和Z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被氧化的二氧化氮生成HNO3,被还有的二氧化氮生成NO,由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NO2与被还原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故答案为:2:1;
(4)溴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奖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自身被还原为HBr,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
故答案为:SO2+Br2+2H2O=4H++SO42-+2Br-;
(5)碳与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浓硫酸、硝酸的性质,物质的颜色、反应现象及特殊反应是推断突破口,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属于芳香烃 | B. | 属于卤代烃 | C. | 属于芳香化合物 | D. | 属于酚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 |
B. | 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 |
C. | 能溶于水,熔点812.8℃,沸点是1446℃ | |
D. | 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氯丁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有机产物仅有一种 | |
B. | 2-丁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中有两种烯烃 | |
C. | 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即可 | |
D. | 2-甲基-2-丁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钠与水反应 | B. | 27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C. | 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 | D. | 1.5mol过氧化钠与水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