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其体内有一种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B.分子式为C14H14O2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2 mol的Br2
D.该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酚-OH、结合酚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A.含C、H、O元素,该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正确;
B.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4H14O2,故B正确;
C.只有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2 mol的Br2,故C正确;
D.含酚-OH,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酚钠、碳酸氢钠,不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等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2NA
B.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4℃、101.3kPa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A
D.2L 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水分子数约是NA
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22.4 L
D.1 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谋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A.CaOB.Ca(OH)2C.SiO2D.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D同主族;X、Y、N分别是由以上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化合物,Z是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X与Y摩尔质量相同,Y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N<MB..简单离子半径:D>B>C>A
C.Z为Na2CO3D..图中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燃煤技术的改进,有助于合理控制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并能进行资源化利用,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工业上以煤和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变为清洁能源氢气和工业原料甲醇.
(1)若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已知反应
C(s)+2H2O(g)$\frac{\underline{\;高温\;}}{\;}$ CO2(g)+2H2(g)△H>0,能否求出该反应的△H不能(填“能”或“不能”).若能则求出其△H(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上述反应与氢气燃烧热的反应中水的状态不同或H2O(g)?H2O(l)△H未知.
(2)工业上也可以仅利用上述反应得到的CO2和H2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H<0
①工业生产过程中CO2和H2的转化率后者大(填“前者大”、“后者大”、“一样大”或“无法判断”),为了提高甲醇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或分离产物(填两点).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i.用H2表示0-3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0.5mol•L-1•min-1
ii.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5.33mol-2•L-2.10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此时V>V(填“>”、“<”或“=”).
iii.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而言,其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计算公式如下:正反应速率为v=k•c(A)a•c(B)b;逆反应速率为v=k•c(C)c•c(D)d,其中k、k为速率常数.若将上述反应视为基元反应则在上述条件下k:k=3:16.反应进行到第3min时V:V=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根据下列步骤完成实验:
①装配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用砂纸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取0.0480g的镁带加入仪器a中,分液漏斗内加入足量1mol/L硫酸溶液
③量气装置中加入适量水,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0.10mL)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使镁带与硫酸充分反应
⑤当镁带完全反应后,再次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49.60mL).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操作是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
(2)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3)该同学测出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75L•mol-1,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代号)bc.
a.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              b.镁带含有杂质铝
c.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      d.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
(4)与原方案装置相比,有同学设想用装置B代替装置A,实验精确度更高.请说明理由为避免加入硫酸时,液体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分子式为C5H10,且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的烯烃共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l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A、HB和HD均为弱酸
B.P点时,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三种酸溶液分别被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后互混:c(HA)+c(HB)+c(HD)═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