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CaO、SiO2等杂质)用盐酸溶解后可以得到含有Ca2+、Mg2+、Fe2+、Fe3+的溶液和含有TiO2、SiO2的固体,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可得到FePO4固体,将FePO4、Li2CO3、H2C2O4•2H2O煅烧可得到LiFePO4,
(1)根据流程分析,SiO2是不溶于酸的,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煅烧得到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2)①Fe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水;
②由于双氧水易受热分解,所以双氧水要适当过量,且加入的速度要慢,以防止反应过快,温度升高,Fe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物质的Ksp越小,越容易形成沉淀;
(4)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H2O2~2Fe3+,根据煅烧中的反应方程式可知2FePO4~H2C2O4•2H2O,所以H2O2~H2C2O4•2H2O,据此进行计算;
(5)①Ti3+易被空气氧化;
③a.还原操作结束后铝片有剩余,会多消耗FeCl3 标准溶液,
b.还原操作结束后,反应液仍呈黄色,说明FeCl3 标准溶液不足;
c.缓慢滴定,且剧烈振荡锥形瓶,但无溶液溅出,溶液中部分Ti3+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会导致FeCl3 标准溶液消耗量偏少.
解答 解: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CaO、SiO2等杂质)用盐酸溶解后可以得到含有Ca2+、Mg2+、Fe2+、Fe3+的溶液和含有TiO2、SiO2的固体,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可得到FePO4固体,将FePO4、Li2CO3、H2C2O4•2H2O煅烧可得到LiFePO4,
(1)根据流程分析,SiO2是不溶于酸的,所以富钛渣中的主要成分是TiO2和Si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煅烧得到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4+Li2CO3+H2C2O4•2H2O$\frac{\underline{\;高温\;}}{\;}$2LiFePO4+3CO2↑+3H2O,
故答案为:SiO2;2FePO4+Li2CO3+H2C2O4•2H2O$\frac{\underline{\;高温\;}}{\;}$2LiFePO4+3CO2↑+3H2O;
(2)①Fe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 2++H2O2+2H+=2Fe3++2H2O;
②由于双氧水易受热分解,所以双氧水要适当过量,且加入的速度要慢,以防止反应过快,温度升高,Fe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AB;
(3)物质的Ksp越小,越容易形成沉淀,FePO4的Ksp为2.0×10-29是最小,所以Ca2+、Mg2+和Fe3+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均为0.1mol•L-1时,加入H3PO4首先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FePO4,
故答案为:FePO4;
(4)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H2O2~2Fe3+,根据煅烧中的反应方程式可知2FePO4~H2C2O4•2H2O,所以H2O2~H2C2O4•2H2O,即H2O2和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17%双氧水与H2C2O4•2H2O的质量比为$\frac{34}{17%}:(100+36)$=200:136=100:63,
故答案为:100:63;
(5)①Ti3+易被空气氧化,所以使用封闭漏斗的目的是避免生成的Ti3+被空气氧化,
故答案为:避免生成的Ti3+被空气氧化;
③a.还原操作结束后铝片有剩余,会多消耗FeCl3 标准溶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b.还原操作结束后,反应液仍呈黄色,说明FeCl3 标准溶液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c.缓慢滴定,且剧烈振荡锥形瓶,但无溶液溅出,溶液中部分Ti3+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会导致FeCl3 标准溶液消耗量偏少,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所以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bc,
故选bc.
点评 本题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根据物质之间的关系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⑤ | B. | ②③ | C. | ②④⑤ | D. | 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