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配成250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方案Ⅱ:取25.00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234
待测溶液体积/mL25.0025.0025.0025.00
滴定管初读数/mL0.000.200.100.15
滴定管末读数/mL20.9521.2020.1521.20
(1)配制250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电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
(2)操作I为过滤操作Ⅱ为干燥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4)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frac{6300a}{W}$%.(写成分数形式)
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5)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        b.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
c.m1=m2,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    d.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6)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分析 (1)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需要电子天平,溶解需要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沿玻璃棒转移到250ml容量瓶,加水到离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到刻度配成250mL溶液;
(2)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3)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检验是否硫酸根离子设计实验检验;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指示反应的终点;
(4)图表中4组数据分别为20.95mL、21.00mL、20.05mL、21.05mL,第三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以此计算高锰酸钾平均消耗的溶液体积,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5)方案Ⅲ沉淀质量m2为硫酸钡沉淀,是原来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得到的硫酸根离子形成;
(6)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生成硫酸根钡质量增大;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被氧化的亚硫酸钠质量增大.

解答 解:(1)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需要电子天平,溶解需要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沿玻璃棒转移到250ml容量瓶,加水到离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到刻度配成250mL溶液,配制250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电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
故答案为:电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
(2)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操作I为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操作Ⅱ为干燥沉淀,
故答案为:过滤;干燥;
(3)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的方法为: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故答案为: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4)图表中4组数据分别为20.95mL、21.00mL、20.05mL、21.05mL,第三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
高锰酸钾平均消耗的溶液体积V=$\frac{20.95mL+21.00mL+21.05mL}{3}$=21.00ml,
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
               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5              2
                  n             amol/L×0.021L
n=0.05amol,
Wg固体中含亚硫酸钠物质的量=0.05amol×$\frac{250}{25}$=0.5amol,
Na2SO3的纯度=$\frac{0.5amol×126g/mol}{Wg}$×100%=$\frac{6300a}{W}$%,
故答案为:$\frac{6300a}{W}$%;
(5)方案I如操作过程较慢,可导致不符亚硫酸被氧化生产硫酸,进而生产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导致结果偏大,方案Ⅲ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来源于样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其中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较大,
 方案I计算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亚硫酸钠的纯素,而方案Ⅲ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总量,结合二者质量可确定亚硫酸钠的质量,两种方案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故答案为:bd;
(6)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生成硫酸根钡质量增大,则亚硫酸钠的质量偏小,故a正确;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则亚硫酸钠的质量偏小,故b错误;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故c错误;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被氧化的亚硫酸钠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原理,把握关系式法的计算以及应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短周期元素X、Y的价电子数相同,且原子序数比等于$\frac{1}{2}$;元素Z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1)Y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2)预测Na2Y、H2Y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小Na2S>H2S.
(3)Y与X可形成YX32-.YX32-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用文字描述),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写出一种由Y的同周期元素Q、V形成的与YX3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PCl3
(4)Y与Z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frac{\frac{4}{6.02×1{0}^{23}}mol×97g/mol}{(540.0×1{0}^{-10}cm)^{3}}=4.1$g•cm-3(列式并计算).
(5)2mol配合物[Z(NH34]SO4含有σ键的数目为4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丙烯的分子式为:CH3CH=CH2B.H2O2的电子式为:
C.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苯的比例模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B.镉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食用‘镉大米’会影响骨骼和肾脏
C.使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使聚氯乙烯由弹性塑胶变为硬塑胶
D.面粉生产中禁止添加的过氧化钙(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身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钠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提纯方案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2)操作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Ba2++CO32-=BaCO3↓.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己全部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许于一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4)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2+;操作④的名称是过滤;要从制得的纯净氯化钠溶液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沸点:戊烷>2-甲基丁烷>乙二醇
B.密度:硝基苯>H2O>汽油
C.等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乙烯>乙炔>甲烷
D.等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丙烷>环丙烷>2-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是(  )
A.CH4B.NH3C.H2OD.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2完全转化为NH3时,即可视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和气体密度都不再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则停止进行
D.达到化学平衡时,3ν(逆NH3)=2ν(正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方法用于快速、微量、精确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元素分析B.红外光谱C.质谱D.核磁共振氢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