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HCO3溶液鉴别
D.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各1mol,完成燃烧生成3molH2O

分析 A.苯中的H,乙醇中-OH、乙酸中-COOH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C2H4.H2O)和乙酸(CH4.CO2)消耗的氧气不同;
C.乙醇与碳酸氢钠不反应不分层、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氢钠溶液分层;
D.乙烷和丙烯均含6个H,结合原子守恒计算.

解答 解:A.苯中的H在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中-OH、乙酸中-COOH,二者发生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均可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C2H4.H2O)和乙酸(CH4.CO2)消耗的氧气不同,若物质的量均为1mol,消耗氧气分别为3mol、2mol,故B错误;
C.乙醇与碳酸氢钠不反应不分层、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氢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
D.乙烷和丙烯均含6个H,由原子守恒可知,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各1mol,完成燃烧生成3molH2O,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鉴别及计算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上用白云石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白云石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aO 32.50%;MgO 20.58%;Fe2O32.18%;SiO2 0.96%;其他 43.78%.
(1)为了提高白云石的煅烧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矿石粉碎.若在实验室中煅烧白云石,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BC(填序号).
A.蒸发皿         B.坩埚        C.泥三角        D.石棉网
(2)加入H2SO4控制pH时,终点pH对产品的影响如图所示.则由图示可得到的结论及原因是:

①pH过高会导致镁浸出率降低下降,其原因是Mg(OH)2或MgO未完全溶解
②pH过低会引起产品纯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AC(填序号)
A.Fe2O3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B.SiO2溶于H2SO4最终使产品混有杂质
C.酸性过强,形成可溶的Ca(HSO42,最终使产品混有含钙的杂质
(3)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40506070
MgSO430.933.435.636.9
CaSO40.2100.2070.2010.193
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析出CaSO4.2H2O的操作步骤是升温结晶、趁热过滤.
(4)写出沉淀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Mg2++2NH3.H2O═Mg(OH)2↓+2NH4+
(5)该生产流程中还可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NH42SO4
(6)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25℃时,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蓝色(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5.6×10-12).
pH<8.08.0~9.6>9.6
颜色黄色绿色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NaFNaClONa2CO3
pH7.59.71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若将0.2 mol•L-1Na2CO3和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3c(OHˉ)=3c(H+)+2c(HCO3ˉ)+5c(H2CO3)+c(CO32ˉ)
C.根据上表,反应ClOˉ+H2O?HClO+OHˉ的水解常数Kh≈10ˉ7.6
D.向上述NaClO 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以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含有Ca2+、Fe2+、Fe3+、Mg2+等)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图1:

(1)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2)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Ca(OH)2和Mg(OH)2.由图2可知,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提高温度.
(3)用BaSO4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取0.4~0.6g BaCl2•2H2O试样,加入100mL水,3mL 2mol•L-1 的HCl溶液加热溶解.
步骤2: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
步骤3:待BaSO4沉降后,_____,确认已完全沉淀.
步骤4:过滤,用0.01mol•L-1的稀H2SO4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为止.
步骤5: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_____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灼烧至恒重.称量计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
①步骤3所缺的操作为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0.1mol/LH2SO4溶液.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称取试样过少,沉淀量就少,洗涤造成的损失就大.
③步骤5所用瓷质仪器名称为坩埚.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SO4+4C$\frac{\underline{\;高温\;}}{\;}$4CO↑+BaS或BaSO4+2C$\frac{\underline{\;高温\;}}{\;}$2CO2↑+BaS.
④有同学认为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剂效果更好,请说明原因BaCrO4的摩尔质量大于BaSO4 ,得到沉淀质量更大,测定误差小.
[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rO4)=1.2×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奎宁酸和莽草酸是某些高等植物特有的脂环状有机酸,常共存在一起,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奎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莽草酸的大18
B.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奎宁酸和莽草酸
C.等物质的量的奎宁酸和莽草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H2的体积比为4:5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向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过滤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减轻了7.5g.
(1)求参加反应的锌粉的物质的量
(2)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小组为探究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设计了以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b(选填编号),其理由是98%浓硫酸中c(H+)小不易反应,10%硫酸溶液水含量高不易使SO2放出.
a.98%浓硫酸       b.70%硫酸        c.10%稀硫酸
?.漂白性
(2)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 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ⅰ中红色褪去、ⅱ中无变化.
①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ⅱ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
②从实验中可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 微粒可能是H2SO3、HSO3-、SO32-
(3)实验小组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于是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2-.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因为SO32-离子和HSO3-离子都会水解生成H2SO3
??.还原性
(4)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①SO2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O2+2H2O=2Fe2++SO42-+4H+,如何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取少量反应混合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混合液中即含有SO42-
②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
已知: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Fe3+可氧化SO32-
则②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Fe2+(aq)+SO32-(aq),Fe3+会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Fe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具有下列特征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B.具有负化合价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酸D.具有可变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稀土是我国战略性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它是提取铈族稀土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关于氟碳铈矿的冶炼处理工艺已经发展到十数种,其中一种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焙烧前可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处理.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3尾气常采用喷淋法净化,再用石灰乳中和;操作I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F2、CaSO4
(3)操作Ⅱ若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等;所用萃取剂HT需具备的条件是①②③.
①HT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
②Ce3+不和萃取剂HT发生反应
③Ce3+在萃取剂HT中溶解度大于水
④萃取剂HT的密度一定大于水
(4)已知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2Ce3+ (水层)+6HT(有机层)═2CeT3(有机层)+6H+(水层)从平衡角度解释:向CeT3 (有机层)加入稀硫酸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加入H2SO4使c(H+)增大,平衡向形成Ge3+水溶液方向移动.
(5)常温下,含Ce3+溶液加碱调至pH=8时,c(Ce3+)=b mol•L-1,已知Ce(OH)3的溶度积=a,则a和b的关系是a=10-18b.
(6)写出Ce(OH)3悬浊液通入氧气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4Ce(OH)3+O2+2H2O=4Ce(OH)4
(7)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45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mol•L-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95%[Ce(O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8,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