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为了验证SO2的性质,某同学利用输液管设计了如图1微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l中的现象是褪色;装置3中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装置2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显酸性
B.实验结束后将输液管1加热溶液不变色
C.实验结束后,可由a导管向装置中加水,将气体赶出后再拆装置,防止残留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D.在a导管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SO2
(4)装置4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经测定反应后溶液中含有Mn2+和SO4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5)该学生还利用上图部分仪器组装成的装置(如图2)证明S、C、Si非金属性强弱.可共选择的试剂有:硫酸、亚硫酸、硝酸、木炭、硅酸钠溶液.
①装置A中试剂X是硫酸;装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
②实验结论:因为酸性强弱是H2SO4>H2CO3>H2SiO3(填化学式),故非金属性是S>C>Si.

分析 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通过装置2总石蕊试液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硫溶于水显酸性,通过装置3中溴水能氧化二氧化硫,溴水褪色,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通过装置4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最后通过装置G吸收剩余二氧化硫.
(1)仪器A是滴入液体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2)装置l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装置3中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3)A.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SO2+H2O=H2SO3
B.二氧化硫漂白性具有可逆性,加热恢复红色;
C.实验结束后,可由a导管向装置中加水,将气体赶出防止残留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D.SO2气体比空气重;
(4)装置4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经测定反应后溶液中含有Mn2+和SO42-,是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
(5)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知非金属性为S>C>Si.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二氧化硫气体具有漂白性,装置l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过装置3中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褪色;还原;
(3)A.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SO2+H2O=H2SO3,亚硫酸遇到石蕊变红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漂白性具有可逆性,加热恢复红色,实验结束后将输液管1加热溶液变红色,故B错误;
C.实验结束后,可由a导管向装置中加水,将装置中气体赶出,防止残留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C正确;
D.SO2气体比空气重,在a导管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装置4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经测定反应后溶液中含有Mn2+和SO42-,是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故答案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5)①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知非金属性为S>C>Si,装置A中试剂X是硫酸,装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
故答案为:硫酸;  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
②装置中A中硫酸滴入B中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装置1中硅酸钠溶液,反应成白色沉淀硅酸,强酸制备弱酸,酸性强弱是H2SO4>H2CO3>H2SiO3,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知非金属性为S>C>Si,
故答案为:H2SO4>H2CO3>H2SiO3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溶液配制、酸性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一定温度下将lmol CO(g)和lmol H2O(g)通入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再通入4molH2O(g),当再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n(H2)可能是(  )
A.n(H2)═a  molB.n(H2)═1 mol
C.a  mol<n(H2)<1 molD.1 mol<n(H2)<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下列与之相悖的是(  )
A.着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高效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为了减少SO2和NOx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C.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D.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城乡环境,关爱人类生存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同学们为探究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一: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橙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Br=2NaCl+Br2,其中的氧化剂是Cl2
(2)实验二:向盛有少量碘化钠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紫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3)综合以上两个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Cl2、Br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4)小明提出可将氟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氟气得氧化性强于氯气.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理由是氟气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F2+2H2O=4HF+O2,所以氟气不能置换出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够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都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
C.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都是密度比较小、熔点比较低的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CO2,增加了碳排放量.人们一直努力将CO2变废为宝.
途径一:将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
已知:2CO2(g)+6H2(g)?C2H4(g)+4H2O(g)△H=-152kJ/mol
(1)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则表中的x=612
 化学键 C=O H-H C=C C-H H-O
 键能/KJ mol 803 436 x 414464
(2)如图所示为在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投料为1 mol CO2和3mol H2时,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请回答:
①计算2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0.125×0.{5}^{4}}{0.2{5}^{2}×0.7{5}^{6}}$(列出计算式即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平衡常数大小:M>N
b.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小:M>N
c.当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或$\frac{c({H}_{2})}{c(C{O}_{2})}$不变时均可视为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3)下列措施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C2H4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b
a.升高温度            b.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c.增大H2的浓度    d.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途径二:以稀硫酸为电解质,利用电解原理将CO2转化为乙烯.
已知: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4)M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
(5)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若铅蓄电池中消耗1mol H2SO4,理论上能产生标准状况下C2H41.87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并撤掉交换膜使溶液充分混合.此时和电解前相比,硫酸溶液的pH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pH=1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NH4+、SiO32-、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0.1mol•L-1NaAlO2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H+、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CO2(g)+H2(g);△H=-41kJ/mol
已知:2H2O (g)═2H2(g)+O2(g);△H=+484kJ/mol,
①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
②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CO转化生成CO2的反应达到平衡时,CO、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填序号)A.
A. 均增加1mol   B. 均加倍   C. 均减少1mol   D. 均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第一电离能关系:N> O;铍> 硼.(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