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M的电子式
(2)E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组成G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ⅦA族.
(4)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分析 由题意知,E是三角锥形分子,M是双原子分子且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E和M必定是NH3和N2,G和L都是双原子分子且G是单质,则G是F2,也可能为Cl2(不可能是O2,因为NH3与O2反应生成NO和H2O,不符合上述生成物的结构要求),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所以L是HF.图示反应为:2NH3+3F2=6HF+N2

解答 解: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式可知,G、M为单质,E、L为化合物,M为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的单质,应为N2,则E为NH3,G可能为F2,二者都能与NH3发生反应,有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G应为F2,则L为HF,则
(1)氮气中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为极性键,E是NH3,含有N-H键,为极性键,NH3中N原子形成3个δ键,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极性、极性;
(3)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G是F2,故G处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ⅦA族;         
(4)由反应2NH3+3F2=6HF+N2可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NH3是还原剂、F2是氧化剂,3mol氧化剂氟气与2mol还原剂氨气转移电子相等,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答案为:3:2.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为18的气体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题中的字母只代表元素代号,与实际元素符号无关);
(1)A~F六种元素原子,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填元素符号),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ⅤA族.
(2)A与C可形成化合物A2C2,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A、C、E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其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碳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比较E、F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用分子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 ②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 ③R是金属元素 ④R是非金属元素 ⑤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盛放浓硝酸
B.滴定管经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来测定该溶液的pH
D.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容量瓶的标线,用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12,也可用KClO3、KMnO4、K2Cr2O7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其中KClO3→Cl2  KMnO4→Mn2+  K2Cr2O7→Cr3+.若制取等量的Cl2,电子转移数最少是(  )
A.MnO2B.KClO3C.KMnO4D.K2Cr2O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有机物的结构为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2OH-+H2↑,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Na2S2O3可做分析试剂.它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Na2S2O3•5H2O的制备
Ⅰ实验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Ⅱ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Ⅲ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1所示加入试剂,其中装置B和D中加的是NaOH溶液,装置 C中的硫粉应事先研细并用乙醇润湿,否则会影响降低反应速率.
(2)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3)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采取该措施的理由是防止SO2过量,溶液呈现酸性,导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4)将C中的混合液过滤,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可得粗产品Na2S2O3•5H2O.
IV 产品检测:
(5)粗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二】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
含氯消毒剂给自来水消毒后有余氯.测定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方案如下:在250ml碘量瓶中(或具塞锥形瓶中)放置0.5g碘化钾,加10ml稀硫酸,准确量取流动水样100ml(打开自来水龙头,待水流数十秒后再取水样)置于碘量瓶,迅速塞上塞摇动,见水样呈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变蓝,则说明水样中有余氯.再以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呈无色透明溶液,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O3═2NaI+Na2S4O6
(6)若该自来水是以漂白粉消毒,能说明水样中有余氯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
(7)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V mL,该次实验测得自来水样品中余氯量(以游离Cl2计算)为355CVm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塞上塞摇动”动作不够迅速,则测得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