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分析 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X元素位于Z元素下一周期,X、Y在同一周期,结合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知,X为Na元素、Z为O元素,则Y为Cl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O、F元素除外).

解答 解: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X元素位于Z元素下一周期,X、Y在同一周期,结合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知,X为Na元素、Z为O元素,则Y为Cl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氧族元素中O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故B错误;
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O、F元素除外),第三周期中Cl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涉及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正确推断元素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规律中的反常现象,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用18.4mol/L的浓H2SO4配制500mL0.2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药匙.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⑥⑦ (填序号),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主要仪器是500mL容量瓶.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5.4mL,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① (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序号)的量筒.
(3)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0.2mol/L.请你分析下列哪些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ACF(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未经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B.NH3C.H2O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B.Al(OH)3C.[Al(OH)4]-D.Al3+和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五个双键
B.维生素A是一种烯烃
C.维生素A能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KMnO4氧化
D.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0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IIA元素由上至下依次是:Be、Mg、Ca、Sr、Ba、Ra;以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为依据作出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
A.SrO可与盐酸反应B.Sr(OH)2难溶于水C.SrSO4难溶于水D.Sr(OH)2是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完成如下“检验肥料硫酸铵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氯化铵”的实验方法:
(1)取少量肥料配成溶液,加入Ba(NO32(填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填实验操作名称);
(2)取(1)中生成的溶液于试管,滴加AgNO3(填化学式)溶液,若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该肥料含有氯化铵;反之,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可利用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杂质不与硫酸反应)为为原料制取,其工艺流程如下:

(1)第Ⅰ步在过滤后,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检验第Ⅱ步所得的生成液中Cl-的方法是取少量该生成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3)第Ⅲ步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4)工业上利用第Ⅴ步、第Ⅵ步产生的废气(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己知常温常压下:
①CH3OH (1)+O2(g)=CO(g)+2H2O(g)△H1=-354.8kJ/mo1
②2CO2(g)=2CO(g)+O2(g)△H2=+566kJ/mo1,
则反应2CO2(g)+4H2O(g)=2CH3OH(g)+3O2(g)△H=+1275.6kJ/mo1
(5)已知第Ⅴ步测得充分燃烧后钴氧化物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写出该钴氧化物的化学式Co3O4,第VI步生成钴酸锂(LiCoO2)的化学方程式为6Li2CO3+4Co3O4+O2=12LiCoO2+6CO2
(6)将制得的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LiCoO2+4H++e-=Li++Co2++2H2O和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SO4•H2O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如图1):

(1)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
(2)已知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3)已知室温下Mn(OH)2的Ksp=4.5×10-13,向Mn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使溶液的pH=10,此时溶液中残留的Mn2+的浓度为4.5×10-5mol•L-1
(4)取一定量MnSO4•H2O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样品在300℃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9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