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 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 1 ,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 .79 | 2.2 | 0 .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 C 中应加入____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 1,2-二溴乙烷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 1,2 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__________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__________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的方法除去。
【答案】d c D中溴颜色完全褪去 下 b 蒸馏
【解析】
装置A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70℃脱水生成乙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导致市场的乙烯气体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通过装置B中长导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调节装置内压强,B为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根据E中内外液面高低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堵塞,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装置C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杂质气体,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装置D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否则会使产品凝固而堵塞导管,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所以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分离得到产品。
(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
(5)常温下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可以除去混有的溴,答案选b;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答案选d;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答案选c;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D中溴颜色完全褪去说明反应已经结束;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
(5)a.溴更易溶液1,2-二溴乙烷,用水无法除去溴,故a错误;
b.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NaOH+ Br2=NaBr+ NaBrO+H2O,再分液除去,故b正确;
c.NaI与溴反应生成碘,碘与1,2-二溴乙烷互溶,不能分离,故c错误;
d.酒精与1,2-二溴乙烷互溶,不能除去混有的溴,故d错误;
答案选b;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试剂加入顺序是_____;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
(2)加入数滴浓酸即能起催化作用,实际用量多于催化量,因为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但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写出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_____。
(6)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分离乙酸乙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相同pH的两种弱酸HA和HB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酸性:HB> HA
B.结合H+的能力:B->A-
C.导电能力:c > b
D.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体积Va<V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实验室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2NaClO3+4HCl(浓)=2NaCl+2H2O+2ClO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原理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若实验室根据此原理制备少量的Na2CO3,主要实验包括:制取NH3和CO2→生成NaHCO3→分离NaHCO3→制取Na2CO3 四个步骤。下列实验选用的主要仪器或主要步骤不正确的是
A. 制取氨气,可选用②③
B. 分离 NaHCO3,可选用④⑤⑦
C. 制取 Na2CO3,可选用①②⑦⑧
D. 制取 NaHCO3时,应先在⑨中通入CO2后再加入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1)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 b. c. d.
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__。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__。
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________。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X为___________(名称),Y为____________(元素符号),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②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OH-+CO2=CO32-+H2O
D.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I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图II中:收集氯气
C.图IV中: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NaOH溶液反应
D.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二氧化碳和乙二醇在氧化锌或锌盐催化下可合成碳酸乙烯酯。
回答下列问题:
(1)锌基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乙二醇中C、H、O的电负性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碳酸乙烯酯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1mol碳酸乙烯酯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NA。
(3)锌盐水溶液中Zn2+可与H2O之间形成[Zn(H2O)6]2+,[Zn(H2O)6]2+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
(4)阴离子X-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且X-内含共价键和氢键,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5)一种锌金合金晶体的立方体晶胞中,金原子位于顶点,锌原子位于面心,若该晶体的晶胞棱长为apm(1pm=10-12m),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算式不要求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