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晶体的是(  )
A.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B.熔融态物质凝固
C.气态物质凝华D.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分析 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A.熔融态物质急速冷却得到玻璃态物质,不属于晶体,故A错误;
B.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符合途径①,故B正确;
C.气态物质凝华,符合途径②,故C正确;
D.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符合途径③,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获得晶体的途径,明确获得晶体的三种常见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
D.${\;}_{17}^{35}Cl$与${\;}_{17}^{3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少
B.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浓H2SO4和稀H2SO4与锌反应时均能产生气体
D.H2S、HI气体均不能用浓H2SO4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共存,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H2、O2、SO2B.CO2、H2S、Cl2C.HCl、HBr、HID.NH3、HC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B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
(3)根据实验中的E装置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frac{\underline{\;\;△\;\;}}{\;}$Cu+CO2
(4)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没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高温下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H2和CO,H2也能还原CuO.
(5)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图1装置D与E之间连接图2中的②装置(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可用氨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H2O+3Cl2
现将24.5g KClO3跟150mL 12mol/L(过量)盐酸充分反应,求:
(1)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多少升?
(2)将反应后混合液稀释至500mL,此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KClO3摩尔质量为122.5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电子总数相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元素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
I1=578kJ•mol-1      I2=1 817kJ•mol-1    I3=2 745kJ•mol-1
I4=11 575kJ•mol-1  I5=14 830kJ•mol-1     I6=18 376kJ•mol-1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R位于周期表中的第11列
(1)R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R在周期表中位于ds区.
(2)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含有元素Q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4)Q单质形成的晶体的堆积模型为体心立方密堆积,配位数是8.
(5)光谱证实单质W与强碱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acd(填字母).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B、C、D、E、F为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 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纯碱,向足量的其水溶液中通入少量F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Cl2+H2O═NaCl+NaClO+2NaHCO3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表:
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
a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
b化学组成为BDF2
a的化学式为Na2O2或Na2C2;b的电子式为,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位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含氮化合物有以下性质:
①常温下NO2和N2O4混合存在,低于0℃的过冷水中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
②浓硝酸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时除生成NO2气体外还有少量NO生成.
该同学在验证了“性质①”后又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性质②”,同时测定某电器元件中铜银合金材料的含铜量.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相关药品;
第二步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1,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盛有7g铜银合金粉末的圆底烧瓶中滴入13mol•L-1浓硝酸100mL;
第三步 A中反应结束后;
第四步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后都需要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第二步”中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
“第四步”中通过氮气是为了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完全被装置E吸收.
(2)“第三步”的目的是验证“性质②”并确保有害气体被完全吸收,请补全实验步骤并写出预测现象;A中反应结束后打开K2,持续通入氧气,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3)实验结束后,通;测量确定装置A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100mL,装置C增重3.22g,装置E增重0.54g(E中N元素均以NO3-的形式存在),不考虑硝酸的挥发与分解以及空气对试剂的影响,则
①装置A烧瓶内溶液中硝酸表现的性质为ab.(填序号)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②装置A烧瓶内溶液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③实验所用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2.9%(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