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化学分析中,常需用KMnO4标准溶液,由于KMnO4晶体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因而很难直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实验室一般先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晶体,配成大致浓度的KMnO4溶液,再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Mr(Na2C2O4)=134.0]对配制的KMnO4溶液进行标定,测出所配制的KMnO4溶液的准确浓度,反应原理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以下是标定KMnO4溶液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先配制浓度约为0.10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500mL.
步骤二:取0.02mol•L-1 的Na2C2O420.00mL放入锥形瓶中,并加稀硫酸酸化,用步骤一所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三次平行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平行实验编号Na2C2O4溶液
(mL)
滴定管起始读数(mL)滴定管滴定终点读数(mL)
120.000.0021.18
220.001.0221.00
320.001.182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2)步骤二中滴定操作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下来滴定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锥形瓶洗涤后没有干燥
C、滴定终点时,读数时俯视                      D、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E、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冲下
(4)从实验所得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为mol•L-1

分析 (1)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和使用仪器分析;
(2)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为紫红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3)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求出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再根据反应关系式:5C2O42-~2MnO4-,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解答 解:(1)粗略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先计算所需高锰酸钾质量,在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得到溶液,然后在500mL容量瓶中配制,所以需要的玻璃仪器为除烧杯、玻璃棒之外还需要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2)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故不需要另加指示剂,草酸反应完毕,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红色30s内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
故答案为:酸式;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且30s内红色不褪去;
(3)A、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A正确;
B、锥形瓶洗涤后没有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不变,结果不变,故B错误;
C、滴定终点时,读数时俯视,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C错误;
D、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D错误;
E、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冲下,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E正确;
故答案为:AE.
(4)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1.18mL、19.98mL、20.02mL,第一组误差较大,舍去,两次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5C2O42-~2MnO4-
             5                2
   0.02mol•L-1×20.00mL    C(KMnO4)×20.00mL
解得:C(KMnO4)=0.08mol•L-1
故答案为:0.08.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滴定与计算,难度中等,注意滴定中经常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1
B.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NaHSO4溶液至过量,最终能得到Fe(OH)3沉淀
C.2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就是0.012kg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中和滴定中,稀盐酸是常用的滴定剂,而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又常常是以氢氧化钠作基准物质标定的,某学生为此进行如下操作:
a.用蒸馏水分别洗净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并排出滴定管尖嘴部位的气泡;
b.用待标定盐酸润洗滴定管内壁3次(每次用量2~3mL);
c.向滴定管内注入待标定盐酸,记录管内液面所在刻度V1 mL;
d.将准确称取的W g干燥的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25mL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
e.滴入1滴酚酞指示剂;
f.在锥形瓶下铺一张白纸,向瓶内滴加待标定的盐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并不再变红,即为滴定终点;
g.记录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V2 mL.
(1)若该生操作无误,则所标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25w}{V{\;}_{2}-V{\;}_{1}}$mol/L.
(2)在进行滴定操作时,操作者的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若该生在溶解固体氢氧化钠时,用了28mL蒸馏水,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无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4)若该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时,滴定前是仰视读数,达滴定终点是平视读数,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偏高(填“偏高”、“降低”、“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酸性KMnO4、H2O2溶液、Fe(NO33均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氧化剂,在生产、生活和卫生医疗中有重要应用.
(1)将铜片加入稀盐酸中,继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Cu2++2H2O.
(2)测定KMnO4样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取0.474g KMnO4样品溶解酸化后,用0.100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2.00mL.
①对KMnO4溶液进行酸化时,选用的酸是稀硫酸.
②标准Na2S2O3溶液应盛装在碱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③该样品中KMnO4的纯度是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Ⅰ)某温度下,NaCl溶液中的c(H+)=2.0×10-7 mol/L,则此时在溶液中:
(1)由水电离产生的c(OH-)=2.0×10-7mol/L;
(2)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6 mol/L,则c(OH-)=8.0×10-7mol/L.
(Ⅱ)(3)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于25℃.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4)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10:1;
(5)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9:2;
(6)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ABCD.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B.用于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C.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D.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1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时使用pH计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温度为25℃),并绘制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滴定管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由图可计算出标准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2)该小组同学在探究上述NaOH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少量酚酞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时溶液变红色,但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一定量时红色消失.对此意外现象形成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
甲: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造成的.
乙:可能是溶液在碱性条件下继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造成的.
丙: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理论分析】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明显错误,他的理由是NaOH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的Na2CO3溶液也呈碱性,遇酚酞也会变红色.
【实验设计】②为证实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此步骤的目的
将配制的NaOH溶液加热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气
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加一些植物油隔绝空气
③通过以上实验,三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消失.因此溶液褪色与氧气无关.若丙同学的猜想正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按要求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方案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较稀的NaOH溶液中出现红色,很浓的NaOH溶液中无红色出现(或先变红色,一会儿红色消失)说明红色消失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或: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慢慢加入足量的水,红色重新出现;说明红色消失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
(1)配制待测液:用5.0g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000mL溶液.除烧杯和玻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1000mL容量瓶
(2)滴定:①盛装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
②滴定时双眼应注意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测定序号待测溶液的体积(mL)所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120.000.5020.78
220.001.2021.32
计算纯度:烧碱样品的纯度是80.4%; (取两次实验所耗盐酸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4)误差讨论:(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会使测定结果无影响;
②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③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④装标准液之前,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