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a kJ•mol-1;E(H-H)=b kJ•mol-1,E(Cl-Cl)=c kJ•mol-1,则:E(H-Cl)=$\frac{a+b+c}{2}$KJ/mol;
(2)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g)+Cl(g)=ClO(g)+O2(g)△H1,ClO(g)+O(g)=Cl(g)+O2(g)△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则反应O3(g)+O(g)=2O2(g)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1-E2kJ•mol-1

(3)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CH4、石墨和H2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求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H=-a kJ•mol-1
②C(石墨)+O2(g)═CO2(g)△H=-b 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c kJ•mol-1
则反应C(石墨)+2H2(g)→CH4(g)的反应热:
△H=(-2c-b+a)kJ•mol-1kJ•mol-1
又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T△S可作为反应方向的判据,当△H-T△S<0时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低温.(填“低温”、“高温”)
(4)有图2所示的装置,该装置中Cu极为阳极;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分析 (1)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来分析;
(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E1-E2
(3)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H=-a kJ•mol-1
②C(石墨)+O2(g)═CO2(g)△H=-b 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c 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可得C(石墨,s)+2H2(g)═CH4(g)△H;
(4)分析装置图可知左边为原电池,是氢氧燃料电池,氧气一端为原电池正极,氢气一端电极为原电池负极,右边装置为电解池,与a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与b电极连接的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依据原理分析写出电极反应,结合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 解:(1)由于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设E(H-Cl)为Xmol,故有:E(H-H)+E(Cl-Cl)-2X=-akJ/mol,即bkJ/mol+ckJ/mol-2X=-aKJ/mol
解得X=$\frac{a+b+c}{2}$KJ/mol,故答案为:$\frac{a+b+c}{2}$KJ/mol;(1)(a+b+c)/2 kJ•mol-1(2分),
(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依据图象能量关系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E1-E2
故答案为:E1-E2
(3)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H=-a kJ•mol-1
②C(石墨)+O2(g)═CO2(g)△H=-b 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c 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可得C(石墨,s)+2H2(g)═CH4(g)△H=(-2c-b+a) kJ•mol-1
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又△S<0,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H-T△S<0可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2c-b+a) kJ•mol-1;低温;
(4)装置图可知左边为原电池,是氢氧燃料电池,氧气一端为原电池正极,氢气一端电极为原电池负极,右边装置为电解池,与a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与b电极连接的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物质的量=$\frac{12.8g}{64g/mol}$=0.2mol,依据电极反应和电子守恒计算得到,铜电极电极反应:Cu-2e-=Cu2+;a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依据电子守恒得到O2~2Cu,a极上消耗的O2物质的量为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1mol×22.4L/mol=2.24L,
故答案为:阳;2.2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的键能关系的分析判断,盖斯定律,反应活化能的判断计算,图象的综合应用,读懂图象,焓变和活化能计算方法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Mn(OH)2Co(OH)2Ni(OH)2MnSCoSNiS
Ksp2.1×10-133.0×10-165.0×10-161.0×10-115.0×10-221.0×10-22
(1)步骤Ⅰ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CO3+H2SO4=MnSO4+CO2↑+H2O.
(2)步骤Ⅱ中,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离子氧化为Fe3+,则该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2Fe2++4H+=Mn2++2Fe3++2H2O,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以除去Fe3+
(3)步骤Ⅲ中,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oS和NiS.
(4)步骤Ⅳ中,在阴(填“阴”或“阳”)极析出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Mn2++2e-=Mn.
(5)已知:S(s)+O2(g)=SO2(g)△H=a kJ•mol-1
Mn(s)+S(s)+2O2(g)=MnSO4(s)△H=b kJ•mol-1
MnO2(s)+SO2(g)=MnSO4(s)△H=c kJ•mol-1,则Mn的燃烧热△H=-( a+c-b) kJ•mol-1
(6)按照图示流程,含MnCO3质量分数为57.5%的碳酸锰矿a kg,最终得到Mn的质量为110b kg,忽略中间过程的损耗,则除杂质时,所引入的锰元素相当于MnO2174b-0.435akg.[MnCO3摩尔质量115g/mol,MnO2摩尔质量87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Cl-、OH-、SO32-、SO42-,为检验溶液中所含的各种阴离子,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溴水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加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SO3+2H+=Ba2++SO2↑+H2O.
(2)无色溶液C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中和OH-,防止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
(3)白色沉淀A若加试剂③而不加试剂②,对实验的影响是会使SO32-对SO42-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确定SO42-和SO32-是否存在.
(4)气体E通入试剂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SO42-+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水处理剂的工作原理与胶体有关的是(  )
A.活性炭B.氯气C.明矾D.次氯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_{35}^{80}$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Cl4的球棍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那些物质在融化状态下可以导电(  )
A.HClB.NH4ClC.NaHSO4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1mol•L-1NaOH溶液与3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mol•L-1B.3mol•L-1C.2mol•L-1D.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g) 和5molB(g)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达到平衡时,生成2molC,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1
B.平衡时A的浓度为1.5 mol/L
C.B的转化率为20%
D.反应起始和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盛放的药品是乙醇.乙酸和浓H2SO4.浓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 和吸水剂;为防止加热时液体发生爆沸,还应当加入碎瓷片.
(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
(3)试管B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溶液,它的作用是中和挥发出的乙酸
溶解挥发出的乙醇.(至少答2条)
(4)试管B中通蒸气的导管要置于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5)实验结束时试管B中的现象是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要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是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