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常温下,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四种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
①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②该溶液由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③该溶液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④该溶液为0.1mol/L的CH3COONa溶液.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E.故①②可能,答案选C.   

分析 根据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则溶液显酸性,溶质不可能只有醋酸钠,则溶质可能为醋酸钠与醋酸,然后利用酸碱混合来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即可解答.对于该溶液中加入碱,离子的浓度关系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关系,则不会阴离子浓度都比阳离子浓度大.

解答 解:①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乙酸的物质的量远大于氢氧化钠,得到的溶液显酸性,故①可能;
②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了等浓度的乙酸和乙酸钠溶液,乙酸电离大于乙酸钠的水解,溶液显酸性,故②可能;
③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乙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故③不可能;
④0.1mol/L的CH3COONa溶液,乙酸钠水解显碱性,故④不可能;
故①②可能,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明确酸碱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电荷守恒及盐类水解规律来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室温下:
①[Fe(C2O43]3-(翠绿色)?Fe3+3C2O42-      K1=2.7×10-19
②Fe(SCN)3?Fe3++3SCN-      K2=5×10-4
③CaC2O4(s)?Ca2++C2O42-     K3=4×10-8
下列关于1mol-L-l K3[Fe(C2O43]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c(Fe3+)=1 xl0-5 mol•L-1
B.加水稀释,平衡①向右移动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D.加入等体积0.2 mol•L-1CaCl2溶液,可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水解产物不同
B.25℃、lOlkPa时,2.24LC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C.56g聚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2键
D.2.8g硅单质与足量氧气在高温下完全反应时,硅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中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丙是氯碱工业生产示意图.

(1)若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电极是:甲装置中的C棒,乙装置中的Fe棒.
②乙装置中碳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
③若起始时乙中盛放100mL 0.2mol•L-1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时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2.22g的碱式碳酸【Cu2(OH)2CO3】,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0.06NA
(2)若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甲装置中碳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O2+4e-═4OH-
②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装置的碳棒附近,现象为试纸开始变蓝,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③工业上经常用到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有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两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当乙中的反应用于工业生产时,为了阻止两极产物之间的反应,通常用如丙图所示的装置,Na+的移动方向如图中标注,则H2的出口是E(填“C”、“D”、“E”或“F”);电解一段时间后,如果阴极产生气体的体为112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物质的量为0.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若在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NO3-、CO32-、Na+B.NO3-、Ba2+、K+、Cl-
C.Al3+、Ba2+、Mg2+、HCO3-D.NO3-、K+、SO3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将体积为V1的0.1000mol•L-1HCl溶液逐滴滴加入到体积为V2的0.1000mol•L-1Na2CO3溶液中,溶液中H2CO3、HCO3-、CO32-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10.3时,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c(Cl-
B.在pH=8.3时,溶液中:0.1000>c(HCO3-)+c(CO32-)+c(H2CO3
C.在pH=6.3时,溶液中:c(Na+)>c(Cl-)>c(HCO3-)>c(H+)>c(OH-
D.V1:V2=1:2时,c(OH-)>c(HCO3-)>c(CO3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石油及石油炼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石油主要是烷烃、环烷烃或芳香烃等组成的混和物
B.石油经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但石油气为纯净的丙烷
C.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可以重油为原料进行催化裂化
D.石油的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馏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c(填“a”、“b”或“c”);
③甲同学实验所得结论为: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①烧杯中溶液C的化学式为:Na2SiO3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NO3═Ca(NO32+CO2↑+H2O.
③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C>Si.
④指出乙同学实验设计的一个缺陷并改正:应在烧瓶与烧杯之间加装一个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
②A、B可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
③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
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
⑥属于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不包括B)共有4种
⑦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A.①②⑤B.③④⑤C.④⑤⑥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