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
| B. | 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1、H﹣Br、H﹣I的顺序依次减小 |
| C. |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
| D. |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 |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 |
专题: |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
分析: | A.氯化银是白色固体,溴化银是淡黄色固体,碘化银是黄色固体; B.原子半径越大,原子间的键长就越长; C.卤化氢的还原性随着卤原子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 D.卤素单质和氢气化合容易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
解答: | 解:A.氯化银是白色固体,溴化银是淡黄色固体,碘化银是黄色固体,所以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故A正确; B.原子半径越大,原子间的键长就越长,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1、H﹣Br、H﹣I的顺序依次增大,故B错误; C.卤化氢的还原性随着卤原子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故C错误; D.氟气和氢气在黑暗处爆炸,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氢气和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碘和氢气在不断加热条件下反应,且反应较慢,所以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易变难,故D错误; 故选A.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即可,此考点还经常考查原子半径、单质的氧化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递变规律,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答,注意卤化银中氟化银是可溶性物质.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2OH-===CaCO3↓+
+2H2O
C.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6H++5H2O2===2Mn2++5O2↑+8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Ba2++OH-===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 2SO2+O2 |
| B. | C(s)+O2(g)═CO2(g)△H=+393.5 kJ/mol |
| C. |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 D. | 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2)已知N2(g)+3H2 (g)═2NH3(g)△H=﹣92.4kJ•mol﹣1
①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不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填选项).
A.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②合成氨工业中采用了较高压强(20MPa~50MPa),而没有采用100MPa或者更大压强,试解释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
③在容积均为2L(容器体积不可变)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2molN2、6molH2和1molN2、3molH2,在相同温度、催化剂下使其反应.最终达到平衡后,两容器N2转化率分别为α甲、α乙,则甲容器中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用含α甲的代数式表示,化简为最简式),此时α甲 α乙(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 B. | 单质沸点:X>Y>Z |
| C. | 离子半径:X2﹣>Y+>Z﹣ | D. | 原子序数:X>Y>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石化产品乙烯、丙烯为原料合成厌氧胶的流程如图:
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 |
| B. | 物质A是卤代烃 |
| C. | 物质B催化氧化后可以得到乙醛 |
| D. | 1 mol物质D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如图2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这一腐蚀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图2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图1)
步骤 I若温度过高,将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用适当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释: .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为K1.写出K1的表达式 .若该反应在恒容容器中反应时满足图3所示变化,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若在t℃的2L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一定量CO.若5min后FeO(s)转化率为50%,则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化学式为C4H8O3)在一定条件下的性质有:在浓硫酸存在下,可脱水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只有一种结构形式的有机物B;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乙醇或乙酸反应生成有机物C或D;在浓硫酸存在下,还能生成分子式为C8H12O4的六元环状有机物E。则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 )
A.有机物A的名称为α—羟基丁酸 B.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CHCOOH
C.有机物C和D属同分异构体 D.环状有机物E的结构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恒温,容积为1 L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H2=__________kJ·mol-1。
③在相同条件下,充入2mol SO2和2mol的O2,则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比原平衡______________(“大”、“小”或“相等”);此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2ΔH2 。
(2)①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从3 min到9 min,v(H2)=________mol·L-1·min-1。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温度/℃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平衡常数 | 667 | 13 | 1.9×10-2 | 2.4×10-4 | 1×10-5 |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S<0
C.在T ℃时,1 L密闭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 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 MPa)和250 ℃,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