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82克O2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分析 A.16克O2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1个H2O分子含有3个原子,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计算原子数目;
C.根据N=nNA计算水分子数目;
D.根据n=$\frac{N}{N{\;}_{A}}$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A.82克O2所含有的原子数目大于NA,故A错误;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mo×3×NAmol-1=1.5NA,故B正确;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1mo×NAmol-1=NA,故C正确;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frac{0.5N{\;}_{A}}{{N}_{A}mol{\;}^{-1}}$=0.5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存在的外界条件和聚集状态等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可以制得苯甲酸乙酯,及时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水可提高酯的产率.据此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来进行上述实验.相关信息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度
苯甲酸1221.27249微溶
乙醇460.78978.3易溶
苯甲酸乙酯1501.05212.6难溶
实验方案为:

(1)仪器甲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2)①往丙中加入药品的顺序为C.
A.无水乙醇、浓硫酸、苯甲酸晶体            B.浓硫酸、苯甲酸晶体、无水乙醇
C.苯甲酸晶体、无水乙醇、浓硫酸            D.苯甲酸晶体、浓硫酸、无水乙醇
②若加热反应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③微沸回流过程中,可以看到乙内的混合试剂的颜色变为蓝色.
(3)加入碳酸钠粉末的作用是中和浓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
(4)分液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粗产物在下层(填“上”或“下”).
(5)加热蒸馏若采用2图装置(加热装置已经略去)进行,该装置存在的2个问题为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入反应液中、不应用直型冷凝管.
(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为80%.
(7)装置乙的作用为乙中的吸水剂可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与Fe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28g 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NA
C.1 mol•L-1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 NA
D.2.3 g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OH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CaCO3后再用盐酸除去
C.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frac{\underline{\;850℃\;}}{\;}$K↑+NaCl)
D.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mol•L-1
B.常温下,pH=6的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9.9×10-7mol•L-1
C.NH4HSO3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c(Na+)>c(SO42-)=c(NH4+)>c(OH-)=c(H+
D.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混合:$\frac{c(HC{{O}_{3}}^{-})}{c({H}_{2}C{O}_{3})}$>$\frac{c(C{{O}_{3}}^{2-})}{c(HC{{O}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1)已知:2NO(g)+2CO(g)?2CO2(g)+N2(g)△H=-746.5KJ/mol(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2C (s)+O2(g)?2CO(g)△H=-221.0KJ/mol
C (s)+O2(g)?CO2(g)△H=-393.5KJ/mol
则N2(g)+O2(g)=2NO(g)△H=+180.5kJ•mol-1
(2)T℃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012345
C(NO)10-4  mol/L10.04.50C11.501.001.00
C(CO)10-3  mol/L3.603.05C22.752.702.70
则c1合理的数值为D(填字母标号).
A.4.20      B.4.00      C.3.50     D.2.50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实验
编号
T/°CNO初始浓
度/10-3mol•L-1
CO初始浓
度/10-3mol•L-1
催化剂的比
表面积/m2•g-1
3501.205.80124
2801.205.80124
2801.205.8082
则曲线I对应的实验编号为③.
(4)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COCOH2
650242.41.65
900121.60.43
900abcdt
①实验组①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
②若a=2,b=1,则c=0.6,达平衡时实验组②中H2O(g)和实验组③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2 (H2O)=α3 (CO)(填“<”、“>”或“=”).
(5)CO分析仪的传感器可测定汽车尾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和氧化锆(ZrO2)晶体,能传导O2-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O2--2e-=CO32-

②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图一.若X、Y为石墨,a为2L 0.1mol/L K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的溶液,滴加0.04mol/L醋酸得到图二曲线(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根据图二计算,上述电解过程中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I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化合物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C、D、E是气态单质,F、H是气态化合物,两者在通常状况下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电子式
(2)写出电解A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3)以F、空气和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酸M,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写出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G的溶液可使Mg(OH)2悬浊液溶解.若Mg(OH)2饱和溶液中的c(Mg2+)=0.18mol/L,则溶液的pH是9.(已知:Ksp[Mg(OH)2]=1.8×10-1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