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分);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溶液、NaCO溶液、NaSO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回答下列各题:
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名称),检验出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的化学式),检验出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的化学式),检验出的物质是        

(17)
(1)吸热  (2) K3=K1×        (3) C 以上每空1分以下每空2分
(4)①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
(5) CO平衡浓度为0.375 mol/L  H2转化率  25% CO平衡浓度   0.75 mol/L CO2体积分数  6.3%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回答下列各题: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名称),检验出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的化学式),检验出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填试剂的化学式),检验出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HNO3,一支试管内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是
 

(2)然后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Ba(NO32溶液,一支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⑴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

⑵若所用试剂不变,只改变加入试剂的顺序,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流程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Ⅰ)、(4分)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Ⅱ)(10分)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出现        现象的,是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出现          现象的,是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出现          现象的,是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