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物质能够导电又是强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液态氯化氢C.熔融的KNO3D.NH3•H2O

分析 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氯化钠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所以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故A错误;
B.液态氯化氢以分子存在,不含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所以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故B错误;
C.熔融状态硝酸钾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且硝酸钾完全电离,则硝酸钾是强电解质,故C正确;
D.一水合氨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为高频考点,明确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及物质导电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钨冶炼工艺中,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得到钨酸钙,发生反应
Ⅰ:WO42-(aq)+Ca(OH)2(s)?CaWO4(s)+2OH-(aq).
(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①计算T1时KSP(CaWO4)=1×10-10
②T1< T2(填“>”“=”或“<”).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理论值如表:
温度/℃255090100
K79.96208.06222.88258.05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2}(O{H}^{-})}{c(W{{O}_{4}}^{2-})}$.
②该反应的△H>0(填“>”“=”或“<”).
(3)常温下向较浓AlCl3的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可析出大量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AlCl3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lCl3•6H2O(s)═Al3+(aq)+3Cl-(aq)+6H2O(l),通入HCl气体使溶液中c(Cl-)增大,平衡向析出固体的方向移动从而析出AlCl3•6H2O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法   D.分液法  E.渗析法  F.蒸馏法   G.过滤法
(1)G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C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固体;
(3)D分离水和煤油的混合物;
(4)A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5)F分离水和酒精;
(6)E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用了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H}_{2}O)c(C{H}_{3}OH)}{{c}^{3}({H}_{2})c(C{O}_{2})}$,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从反应开始到5min末,用CO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5mol/(L•min).
t/min0251015
n(CO2)/mol10.750.50.250.25
(3)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填写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氨的燃烧实验涉及下列两个相关的反应:
①4NH3(g)+5O2(g)=4NO(g)+6H2O(l)△H1
②4NH3(g)+6NO(g)=5N2(g)+6H2O(l)△H2
则反应 4NH3(g)+3O2(g)=2N2(g)+6H2O(l)△H=$\frac{3△{H}_{1}+2△{H}_{2}}{5}$.(请用含有△H1、△H2的式子表示)
(2)若NH3?$\frac{1}{2}$N2+$\frac{3}{2}$H2 K=a,则N2+3H2?2NH3  K′=$\frac{1}{{a}^{2}}$.(用含a的式子表示)
(3)在体积为3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氨N2+3H2?2NH3实验,投入4mol N2和9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K)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mol)
T12.4
T22.0
已知:破坏1mol N2(g)和3mol H2(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2mol NH3(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①则T1<T2(填“>”、“<”或“=”)
②在T2下,经过10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0~10min内H2的平均速率v(H2)=0.1mol•L-1•min-1,平衡时N2的转化率α(N2)=25%.
③下列图象分别代表焓变(△H)、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overline{M}$)、N2体积分数φ(N2)和气体密度(ρ)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其中正确且能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
A.食盐、淡水B.氯、溴、碘C.钠、镁D.烧碱、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有相同的颜色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D.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需配制0.1mol•L-1NaOH溶液480mL,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
②实验时需要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2.0g;
?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室温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④配制0.1mol•L-1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AC (填写字母).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在一定温度下,将0.2mol的碘化氢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8mol/L.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充入碘化氢0.4mol,求达到平衡时碘化氢的转化率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