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现,灯泡亮度逐渐变暗,后又逐渐变亮
B.做“氨气的喷泉”实验时,用干燥洁净的烧瓶收集少量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将烧瓶倒置,玻璃管下端浸入水中,挤压胶头滴管,一定能观察到喷泉
C.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称量或量取物质,再溶解或稀释,并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该操作缺少用胶头滴管定容步骤
D.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答案】分析:A.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B.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的压强差形成的,如果实验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差较小就不能形成喷泉实验;
C.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判断;
D.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气.
解答:解:A.硫酸是强电解质,溶液能导电,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所以导电性减弱,再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导电性增强,故A正确;
B.若收集的氨气过少,烧瓶内外不能产生较大的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故C正确;
D.钠的密度小于水,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热量,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钠受力不均导致钠四处游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涉及离子浓度和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配制、喷泉实验、钠和水的实验,
较综合,会运用反应原理解释实验现象,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