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NH42SO4中涉及到的N、O、S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O<N.
(2)写出一种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SO42-、ClO4-
(3)氨基乙酸铜的分子结构如图1,碳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
(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mol[Cu(CN)4]2-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8NA
(5)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2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H.

分析 (1)Cu为29号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是第VA和VIA族反常,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2)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
(3)根据碳原子的成键情况要以判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4)在[Cu(CN)4]2- 中,一个 CN-中含有1个?键,2个π键;
(5)利用均摊法确定其化学式,每个顶点上的原子被6个晶胞占有.

解答 解:(1)铜是29号元素,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N、O元素第一电离能为O<N,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S<O,所以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O<N,
故答案为:[Ar]3d104s1;S<O<N;
(2)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相等的两种微粒互为等电子体,PO43-的等电子体有SO42-、ClO4-等,
故答案为:SO42-、ClO4-
(3)氨基乙酸铜的分子中一种碳有碳氧双键,碳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另一种碳周围都是单键,碳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sp2
(4)在[Cu(CN)4]2- 中,CN-的结构式为[C≡N]-,三键中含有1个σ键与2个π键,所以1mol[Cu(CN)4]2- 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8NA,故答案为:8NA
(5)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3+2×$\frac{1}{2}$+12×$\frac{1}{6}$=6,H原子个数=1+3+6×$\frac{1}{3}$6,所以其化学式为CuH,故答案为:CuH.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及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涉及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微粒空间构型的判断、等电子体、杂化理论的应用、晶胞的计算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该题中每个顶点上的原子被6个晶胞占有而不是8个晶胞占有,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2N2(g)+6H2O(l)?4NH3(g)+3O2(g)△H=+153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A.向100mL 0.1mol•L-1H2SO4溶液中滴加
0.1mol•L-1Ba(OH)2溶液至过量
B.向100mL 0.1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
C.向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加水D.向蒸馏水中通入HCl气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今年入冬以来,我市遭遇多次严重雾霾天气.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D.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硫酸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验证其产物,并探究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性质发生的变化.根据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F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供选择的试剂有:只含碳的生铁、锌粒、18mol/L的硫酸、品红溶液、硫酸铜、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铜、氧化铁、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6H2SO4(浓)+2Fe$\frac{\underline{\;\;△\;\;}}{\;}$Fe2(SO43+6H2O↑+3SO2↑、Fe+H2SO4=FeSO4+H2↑.
(2)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水,选择E装置中试剂的理由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避免其对二氧化碳的检验形成干扰.
(3)G装置中的试剂是氧化铜,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
(4)F装置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
(5)若根据H装置中现象确定产物中有氢气,改进的方案是应在装置F与装置G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X、Y、Z、U、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 Y 的原子核外有 7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 电子;X、Z 中未成对电子数均为 2;U 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元素;W 的内层电 子全充满,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U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IIIA族.X、Y、Z 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写出 W 的价电子排布图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化合物 XZ 的电子式是
( 4 ) X、Y、Z  的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H2O( 用化学式表示),原因 是3种氢化物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VSEPR模型均为正四面体形,但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依次增大,导致键角变小.
(5)由元素 Y 与 U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黑球表示 Y 原子,白球表示 U 原子),请写出化合物 A 的化学式AlN,其中 Y 元素的杂化方式 是sp3
(6)U 的晶体属立方晶系,其晶胞边长为 405pm,密度是 2.70g/cm,通过计算确定 其晶胞的类型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填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或面心立方最密堆 积)(已知:4053≈6.64×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将V1 mL pH=12的NaOH溶液与V2 mL c (H+)=0.01mol•L-1的HF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混合后溶液中c(H+)>c(OH-),则一定有V1<V2
B.若V1=V2,则二者混合后的溶液中pH>7
C.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 ( F-)>c (H+)>c (Na+)>c( OH-
D.二者恰好反应完时,则所得溶液中c(F-)=c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图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亚铁铵晶体.

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
(1)稀酸A的分子式是H2SO4;滤液1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把Fe3+还原为Fe2+
(2)设计实验证明滤液1中含有Fe2+:用试管取少量酸性高锰酸溶液(或溴水),向试管中滴加过量滤液1若紫红(红棕)色褪色则滤液1中含有Fe2+[或取少许滤液1,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1中有Fe2+].
(3)由滤渣1生成Ce3+的化学方程式为2CeO2+H2O2+3H2SO4=Ce2(SO43+O2↑+4H2O.
(4)由滤液2生成Ce(OH)4的离子方程式为4Ce3++O2+12OH-+2H2O═4Ce(OH)4↓.
(5)硫酸铁铵晶体[Fe2(SO43•2(NH42SO4•3H2O]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但其在去除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时效率降低,其原因是存在水解反应Fe3++3H2O?Fe(OH)3+3H+,酸性废水中的H+抑制了Fe3+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胶体.
(6)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1g,加硫酸溶解后,用浓度为0.l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 ),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纯度的表达式为:$\frac{0.1×25×1{0}^{-3}×208}{0.531}×100%$(或0.98、98%)(不必计算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等质量并且均过量的两份锌粉a和b(粉末表面积可视为相同,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