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米之间 | |
B. | 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 |
C. | 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 | |
D. | 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均属于电解质 |
分析 A.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所在;
B.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分散系的颜色是不确定的;
D.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浊液,分散质分别为氯化铁、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均为电解质.
解答 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
B.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分散系的颜色是不确定的,与物质的成分有关,故C错误;
D.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浊液,分散质分别为氯化铁、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均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方法,注意概念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SO2通入BaCl2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Cl2,产生白色沉淀 | |
B. |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 固体,速率不改变 | |
C.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可以溶解 | |
D. | 向AlCl3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 溶液,沉淀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混合物--液氯、漂白粉 | B. | 碱性氧化物--Al2O3、Na2O2 | ||
C. | 强电解质--NH4Cl、HClO | D. | 非电解质--NH3、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的pH不变,有氢气放出 | |
B. | 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 |
C. | 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
D. | 次氯酸钠是漂粉精的主要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③④⑤ | C. | ①②④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 |
B. | 木材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蚀性能且不易着火 | |
C. | 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 | |
D. | 氯气泄漏后,人应逆风且往低处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mol | B. | 1mol | C. | 2.25 mol | D. | 2.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氯气分子存在 | |
B. | 溶液呈现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氯气分子存在 | |
C. |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 |
D. |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出去CaO中的CaCO3杂质 | |
B. | 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 |
C. | 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乙酸(沸点分别为78℃、118℃)的混合物 | |
D. | 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可以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