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酒精灯,试管,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写出下列实验步骤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②Na2S+Cl2=2NaCl+S,③2Na+2H2O=2NaOH+H2↑,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分析 (1)实验目的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药品的性质判断所需仪器;
(3)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实验现象.

解答 解:(1)由题目可知,实验目的为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故答案为:同周期;
(2)该试验加水加热至沸腾,则需要酒精灯,金属与水、酸的反应在试管中进行,故答案为:酒精灯;
(3)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溶液呈碱性,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镁较铝活泼,但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氯气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2NaCl+S,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以此可得出: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
故答案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BFACDE
;Na2S+Cl2=2NaCl+S;2Na+2H2O=2NaOH+H2↑.

点评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间距
C.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卢瑟福、波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D.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Cl、Br、S等元素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原子吸收光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且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上,电子由Cu电极沿导线流入Ag2O电极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工业上用 Cl2和石灰乳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体积为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17g氨气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电解水时,阳极生成11.2L气体,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
D.体积为1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常温常压下,28g氮气的体积约为22.4升
B.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1mol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与硫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常温常压下,1mol氯气完全被碱吸收需要NA个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溴水中:Na+、K+、SiO32-、CO32-
B.pH=13的溶液:Ba2+、Na+、I-、ClO-
C.苯酚钠溶液中:HSO3-、K+、Na+、AlO2-
D.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显蓝色:Na+、NH4+、SO42-、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中只有一种相同,其中乙物质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判断:
(1)丙物质的化学式:CO.
(2)写出一个甲→乙的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frac{1}{2}$O2+H2O+2e-=2OH-,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为电池的负极,被氧化B.O2为负极,被还原
C.该电池的总反应是2Zn+O2=2ZnOD.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