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lmol CH5+中含11NA个电子
②1mol-OH中含10NA个电子
③l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A
④0.4mo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乙炔和乙醛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分子数为NA
⑤1L 1mol/L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32-的个数为NA
⑥28g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A.①④B.②⑥C.③④D.②⑤

分析 ①1个CH5+中含有10个电子;
②1个-OH中含9NA个电子;
③根据C10H22中C-H键有22,C-C键有9分析;
④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乙醛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⑤碳酸根离子水解;
⑥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

解答 解:①lmol CH5+中含10NA个电子,故错误;
②1mol-OH中含9NA个电子,故错误;
③C10H22是烷烃,C-H键有22,C-C键有9,共价键总数为31NA,故正确;
④1mol乙炔和1mol乙醛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2.5mol,故0.4mo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乙炔和乙醛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分子数为NA,与乙炔和乙醛的比例无关,故正确;
⑤碳酸根离子水解,CO32-总数小于0.1NA.故错误;
⑥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n=$\frac{28g}{14g/mol}$=2mol,故含有氢原子4mol即4NA个,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石蕊酚酞
变色范围(pH)3.1-4.44.4-6.25.0-8.08.2-10.0
(1)该实验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选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2)如图表示25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1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15.40mL.设此时液体体积读数为amL,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V大于(25-a)mL(选填“<”、“>”、“=”).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a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1.0220.3220.28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BC.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D.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化简):c=$\frac{a×\frac{20.32+20.28}{2}}{V}$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HA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混合后
溶液的pH
  甲0.10.1pH=a
  乙0.120.1  pH=7
   丙0.20.1  pH>7
  丁0.10.1  pH=10
(1)从甲组情况分析,(填“能”或“不能”)不能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和c(Na+)相等,则乙组混合溶液中存在3个动态平衡.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 )>c(A- )>c( OH-)>c( H+
(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
c(Na+)-c(A-)=10-4-10-10mol•L-1
(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丁溶液pH=10的原因是A-+H2O?H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工业废料也可以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废弃的含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硫酸铝溶液、硝酸铜晶体和铁红(Fe2O3).实验方案如下:

(1)滤渣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O3-+Fe+4H+=Fe3++NO↑+2H2O;2NO3-+3Cu+8H+=3Cu2++2NO↑+4H2O.
(2)已知Fe(OH)3沉淀的pH是3~4,溶液C通过调节pH可以使Fe3+沉淀完全.下列物质中可用作调整溶液C的pH的试剂是CD(填序号).
A.铜粉B.氨水C.氢氧化铜D.碱式碳酸铜
(3)常温,若溶液C中金属离子均为1mol•L-1,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控制pH=4,溶液中c(Fe3+)=4x10-8mol•L-1
(4)将20mL Al2(SO43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70mL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为2Al3++3SO42-+3Ba2++7OH-=3BaSO4↓+Al(OH)3↓+AlO2-+2H2O.
(5)在0.1L的混合酸溶液中,c(HNO3)=2mol•L-1,c(H2SO4)=3mol•L-1,将0.3mol的铜放入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溶液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一1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l0-2a
B.X点和Z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C.X、Y、Z三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H+)═c(Cl-)+c(OH-
D.Y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采取如图所示方法操作,进行物质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①溶质名称是氢氧化钠,加入后反应方程式为
(2)写出操作Ⅰ所需要一种主要玻璃仪器名称分液漏斗,操作Ⅱ是蒸馏;
(3)通入气体②是CO2,对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有光学活性,此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最外层电子占核外电子总数的$\frac{3}{8}$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614C;
(2)实验室检验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方法和现象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3)Z元素与氢元素、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ZO有漂白性,其结构式为H-O-Cl;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H2CO3(填分子式),理由是H2CO3是弱酸,其余均为强酸;
(5)将T元素的氧化物TO2和Z的单质同时通入水中,可发生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2H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反应mA(g)+B(s)?pC(g)+qD(g)△H>0中A的转化率和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逆反应为放热反应m<p+qB.逆反应为吸热反应m>p+q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m<p+q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m>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