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用实验现象和性质填空:

(1)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证明SO2有氧化性
(2)石蕊溶液变红
(3)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SO2有还原性
(4)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有漂白性,加热所得溶液出现的实验现象是:恢复红色,
(5)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分析 Na2SO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
(1)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
(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为紫色,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
(4)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大分子;
(5)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所以用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解答 解:(1)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所以观察到产生黄色沉淀,体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答案为:黄色沉淀; 氧化性;
(2)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变红;
(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为紫色,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发生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紫红色褪去;还原;
(4)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加热所得溶液出现的实验现象是:恢复红色,故答案为:褪色;漂白;恢复红色;
(5)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所以用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酸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了SO2的性质的实验设计和性质分析判断,掌握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性质、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均在常温下)(  )
A.pH=3的强酸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pH降低2个单位
B.1 L 0.50 mol/L NH4Cl 溶液与2 L 0.25 mol/L NH4Cl 溶液含NH4+ 物质的量后者大
C.误将钡盐(主要为BaCl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溶洞、珊瑚的形成;泡沫灭火器“泡沫”产生的原理均可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
D.pH=4、浓度均为0.1 mol•L-1 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4-10-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lO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1.8×10-53.0×10-8K1=4.3×10-7
K2=5.6×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d,c(填编号).
(2)体积为10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大,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理由是HX酸性强于CH3COOH,稀释后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对水的抑制能力减弱;
(3)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9.9×10-7mol/L(填准确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7种B.8种C.9种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有铜析出
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
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氯化铝的水溶液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3++3H2O?Al(OH)3+3H+.实验室在配制氯化铝的溶液时,常将氯化铝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等量的X(C5H8O4)  分别与足量的碳酸氢钠、钠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2:1,则X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
A.2种B.3种C.4  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盛有10滴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向试管中滴加0.1mol/L 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向试管中滴入0.1mol/L 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B.AgCl<AgI<Ag2SC.AgCl>AgI>Ag2SD.AgI>AgCl>Ag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反应生成l 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6 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