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1: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第④步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2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物质生成,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此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HCl3+3H2O═H2SiO3↓+3HCl+H2↑;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高温下H2与O2混合发生爆炸;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3)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填字母).
A.碳化硅硬度大,可用于生产砂纸、砂轮等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分析 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粗硅提纯是利用碳做还原剂还原二氧化硅为单质硅,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中二氧化硅为氧化剂,碳为还原剂;
反应①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反应②是由粗硅制取三氯甲硅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3HCl$\frac{\underline{\;573K以上\;}}{\;}$SiHCl3+H2,反应③精馏得到SiHCl3,反应④氢气和纯SiHCl3反应生成高纯硅和氯化氢: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1)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1357K下,SiHCl3和H2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
(2)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防止SiHCl3与H2O强烈反应;升高温度能使SiHCl3气化;
②高温条件下,SiHCl3和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得到Si单质;不能用普通玻璃,高温下反应时,普通玻璃会软化;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氢气,氢气易爆炸;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3)A.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SiC为原子晶体,硬度很大;B.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成的,无固定熔点;E.硅与盐酸不反应.

解答 解:(1)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高温下,SiHCl3和氢气反应生成硅单质,反应方程式为: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故答案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2)①为防止SiHCl3与H2O强烈反应,需要干燥剂干燥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氢气反应,所以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升高温度能使SiHCl3气化,从而使SiHCl3和氢气在D中反应,
故答案为:浓硫酸;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②D中发生反应,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Si为固态,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物质生成,SiHCl3与过量的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温度太高,普通玻璃管易熔化,
故答案为:有固体物质生成;在此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氢气:SiHCl3+3H2O═H2SiO3+H2↑+3HCl,氢气遇氧气易爆炸,所以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故答案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高温下,H2与O2混合发生爆炸;无水无氧;
(3)A.SiC为原子晶体,硬度大,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常用作砂轮及高温炉的材料,故A正确;
B.Si3N4为原子晶体,硬度大,熔点高,性质稳定,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故B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C正确;
D.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和CaSiO3,它是以石英砂(SiO2)、石灰石(CaCO3)和纯碱(Na2CO3)为主要原料反应制成的,玻璃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E.常温下,Si只能与唯一一种酸HF反应,不与HCl反应,故E错误;
故答案为:AB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氯气和二氧化硅的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①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②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SiO3+C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反应①是熵减小的反应,而反应②是熵增大的反应
B.反应②高温时能自发迸行.是由于生成CO2使熵值增大
C.上述事实说明的H2SiO3酸性有时比H2CO3强,有时比H2CO3
D.H2CO3酸性强于H2SiO3,不能用反应②进行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用途. SNCR-SCR就是一种应用氨气作为原料的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除去烟气中的NOx),其流程如图1:

(1)反应2NO+2CO?2CO2+N2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填“>”或“<”).
(2)SNCR-SCR流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4NO(g)+4NH3(g)+O2(g)?4N2(g)+6H2O(g)△H=-1627.2kJ•mol-1
6NO(g)+4NH3(g)?5N2(g)+6H2O(g)△H=-1807.0kJ•mol-1
6NO2(g)+8NH3(g)?7N2(g)+12H2O(g)△H=-2659.9kJ•mol-1
反应N2(g)+O2(g)?2NO(g)的△H=+179.8kJ•mol-1
(3)NO和NH3在Ag2O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见图2.

①由图可以看出,脱硝工艺流程应在有氧(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②随着反应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在有氧的条件下NO的转化率明显下降的可能原因是温度升高,发生了副反应:4NH3+5O2═4NO+6H2O或者温度升高,NOx和NH3反应的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实验室模拟工业制氨的过程,探究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Ⅰ.现有两容器,甲是容积可变的容器,乙是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均充入N20.6mol,H20.5mol,在一定温度下进行N2(g)+3H2(g)?2NH3(g)
△H=-92.4kJ/mol反应,t1时达到平衡,甲容器中N2的转化率为$\frac{1}{6}$,体积为1L.
①该温度时甲容器中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是10.
②若保持甲容器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向甲容器的平衡体系再中通入0.9mol N2,则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③若达平衡时要使甲、乙两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D.
A.保持温度不变,将乙容器内的压强增加到原来的1.5倍
B.保持温度不变,向乙容器中再充入0.6mol N2和0.5mol H2
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保持甲容器的体积为1L不变,升高甲容器的温度
Ⅱ.若改用图3装置针对氨的分解(2NH3(g)?N2(g)+3H2(g))进行探究实验,其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4mol NH3(g),关闭K,向B容器中充入2molNH3(g),两容器分别发生反应.
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 L,容器B中NH3转化率为20%.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2.6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②④⑤(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钵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2中趁热过滤,其原因是防止溶液冷却时,硫酸亚铁因析出而损失;
(3)在步骤3制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的试剂可以用K4〔Fe(CN)6〕生成普鲁士蓝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K++Fe3++[Fe(CN)6]4-=KFe[Fe(CN)6]↓.
(4)制得的晶体经过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用蒸馏水,理由是①硫酸亚铁铵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可减小晶体在洗涤时应溶解而损失;②酒精易挥发,不会附着在晶体表面;(任说两点)
(5)在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2CO3、(NH42SO4、硫酸亚铁铵三种盐溶液a、b、c,其铵根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b<c(用a、b、c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
已知:过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CO4+H2SO4→Na2SO4+H2O2+CO2↑      2H2O2→2H2O+O2
为测定已变质的过碳酸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气球(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为CO2、O2.在样品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目的是使双氧水完全分解成氧气.导管a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稀H2SO4顺利滴下.
(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K1、K2(填K1、K2或K3,下同).打开K3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Q慢慢缩小,左侧导管有气泡生成,b中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为何要缓缓打开K1的理由是控制气体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
(4)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上述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碳酸钠的纯度是$\frac{12200y}{53x-37y}$%
(5)某同学实验测得的过碳酸钠的纯度超过10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BC
A.气体滞留在Q和导气管中,未全部进入量筒Ⅱ
B.量筒Ⅱ读数时,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C.右侧量筒Ⅰ和储液集气瓶连接导管内的液体没有计入读数x
D.气体体积数值x、y没有扣除滴加的硫酸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0.3mol O2和 0.3mol H2O
B.0.1mol H2SO4和3.6g H2O
C.0.1mol MgSO4•7H2O和0.1mol C12H22O11(蔗糖)
D.6.02×1023个CO2与0.1mol 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_{3}^{2-}$
B.用铜做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离子方程式:Cu2++2Cl-$\frac{\underline{\;电解\;}}{\;}$Cu+Cl2
C.硫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H2S+2OH-
D.用TiCl4制备TiO2的化学方程式: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该电池以Ca为负极,熔融无水LiCl-KCl混合物作电解质,结构如下图所示.正极反应式为PbSO4+2Li++2e-=Li2SO4+P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B.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
C.每转移0.1 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D.该电池总反应为 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机物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存在
B.用酸性KMnO4溶液直接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反应是否得到乙烯
C.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与苯
D.用新制CaO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