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O2(g)═CO2(g)
途径II: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2H2(g)+O2(g)═2H2O(g)
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H2(g)+$\frac{1}{2}$O2(g)=H2O(g);△H2=-241.8kJ•mol-1
③CO(g)+$\frac{1}{2}$O2(g)=CO2(g);△H3=-283.0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标准燃烧热是393.5kJ•mol-1
(2)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煤和气态水生成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
(3)在制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填“>”、“<”或“=”)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4)根据两种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途径II制水煤气时增加能耗,故途径II的做法不可取
B.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与途径I相比,途径II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便于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分析 (1)由C(s)+O2(g)═CO2(g);△H1=-393.5kJ•mol-1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是393.5kJ•mol-1
(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到C(s)+H2O(g)=CO(g)+H2(g)△H;
(3)C(s)+H2O(g)=CO(g)+H2(g)△H=+131.3kJ•mol-1>0,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根据气体燃料具有的优点分析,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是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解答 解:(1)由C(s)+O2(g)═CO2(g);△H1=-393.5kJ•mol-1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是393.5kJ•mol-1
故答案为:393.5;
(2: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H2(g)+$\frac{1}{2}$O2(g)=H2O(g);△H2=-241.8kJ•mol-1
③CO(g)+$\frac{1}{2}$O2(g)=CO2(g);△H3=-283.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到:C(s)+H2O(g)=CO(g)+H2(g)△H=+131.3kJ•mol-1
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
(3)C(s)+H2O(g)=CO(g)+H2(g)△H=+131.3kJ•mol-1>0,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答案为:<;
(4)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始态相同、终态相同反应热相同,途径1和途径2在理论上相同放出的热量相等,故A错误;
B.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故B正确;
C.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故C正确
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气体便于通过管道进行运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反应吸放热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ACDF(填选项).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时刻C;t3时刻E;t4时刻B.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A(填选项).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中盛有酸化过的FeCl2溶液,旋开活塞E后,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C中的现象为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2)利用上述装置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如设计证明氧化性:KMnO4>Cl2 并制取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则A为浓盐酸,B为高锰酸钾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也可设计证明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2SiO3则A为硫酸、B为纯碱、C中盛有水玻璃,则小试管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3)利用上述装置可以验证SO2的性质,若A为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固体,那么C中盛有品红溶液时可验证其具有漂白性;而C中盛有氯水(或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时可验证其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三价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B.“两者同食”发生的反应中维生素C作还原剂
C.河虾中含有的五价砷,没有毒性
D.毒药砒霜是含砷的氧化物,可以推测砒霜中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
①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②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H=-393.5kJ•mol-1
H2(g)+$\frac{1}{2}$O2(g)═H2O(g);△H=-242.0kJ•mol-1
CO(g)+$\frac{1}{2}$O2═CO2(g);△H=-283.0kJ•mol-1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5kJ/mol.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 CO(g)和1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循环图,并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乙(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甲同学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要吸收热量.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点减少污染、燃烧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NaH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H2O═NaOH+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是氧化产物
B.当1molNaH发生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NaH为还原剂
D.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方案2】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AD.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frac{41V}{22400m}$×100%.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HCO3-+Al(OH)3↓.
(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的变化中,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是(  )
A.CO2→MgOB.Fe3O4→H2OC.FeCl3→CuCl2D.MnO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3[Fe(CN)6]溶液,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变蓝色沉淀,表明铁被氧化(填“氧化”或“还原”); 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2)装置2中的石墨是正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正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