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①装置比较KMnO4、Cl2、I2的氧化性强弱
B.用图②装置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热
C.用图③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图④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分析 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B.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即可,检验放热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C.铝的还原性较强,能和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冶炼Mn;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 解:A.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l2+2KI=I2+2KCl,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关系为KMnO4>Cl2 >I2,故A正确;
B.2H2O+2Na2O2=O2↑+4NaOH,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盛放过氧化钠的试管是封闭的,封闭了一段空气,当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热,气体被加热,体积膨胀,通过支管向烧杯中排放,看到烧杯水中有气泡说明该反应放热,故B正确;
C.铝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部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如:能将二氧化锰还原为锰,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故C正确;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知道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及收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元素Q、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Z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X两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存在相应的单质
B.Q、Y分别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仅含离子键
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Q>Y>Z
D.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生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图所示:
已知:
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E 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具有氧化性,液显黄色,能将SO2氧化为F(H2SO4),F与A反应生成E、G.

纯A(单质)B溶液C固体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粉末状时为黑色)黄色红褐色红棕色浅绿色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请写出E的电子式
(2)D的化学式Fe2O3
(3)请写出ABCDG所含的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5)写出A→B化学方程式:2Fe+3Cl2 $\frac{\underline{\;\;△\;\;}}{\;}$2FeCl3
(6)B→F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是(  )



④CH=C-CH2-CH3

⑥CH2=CH-C2H5
A.②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Y极产物为Cl2
③如直流电源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则: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OHˉ-4eˉ═4H20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ˉ═4OH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草毒、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乙酸乙酯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丙烷B.CH3CH2C≡CH      1-丁炔
C. 间二甲苯D.  2-甲基-2-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
H2C2O4溶液
H2O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13.02.03.02.04.0
23.03.02.02.05.2
33.04.01.02.0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利用实验1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KMnO4)=1.5×10-2mol•L-1•min-1或0.015 mol•L-1•min-1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Mn2+)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Mn2+)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选择表中空白处应加入的物质.
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
H2C2O4溶液
H2O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43.02.03.02.0 
A.KMnO4       B.H2C2O4      C.K2SO4        D.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4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或:溶液褪色所用时间(t)小于4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O2和O3         
②CH3CH3和CH3CH2CH2CH3
③${\;}_{17}^{35}$Cl和${\;}_{17}^{37}$Cl
④CH3CH(CH3)CH2CH3和C(CH34

(1)属于同位素的是:③     
(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①
(3)属于同系物的是:②      
(4)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④
(5)属于同一物质: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