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有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a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度下,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0.5a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B.2M=NC.N<MD.M=N

分析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PV=nRT知,R为常数,当V、T相同时,n越大,P越大;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投入的物质的量加倍时,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导致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减小,PCl5的体积分数增大,则盛有amolPCl5,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大于0.5a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故N<M.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正确运用等效平衡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氮、硫、碳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空气的净化.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1<0 (Ⅰ)
2NO(g)+Cl2(g)?2ClNO(g)           K2△H2<0 (Ⅱ)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frac{{{K}_{1}}^{2}}{{K}_{2}}$(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NO的转化率α1=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α1(填“>”“<”或“=”).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1.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N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在$\frac{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870℃左右.
②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 NaNO2.已知NO2-的水解常数K=2×10-11mol•L-1,常温下某NaNO2和 HNO2 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O2-)和c(HNO2)的比值为50
(4)利用图2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也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42-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S2O42-+6NO2+8OH-═8SO42-+3N2+4H2O
(5)消除汽车尾气,可以通过反应2NO(g)+2CO(g)?2CO2(g)+N2(g).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H<(填“>”或“<”)0.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NO) 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作相应标注).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SO2能否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中c(SO32-)=6.3×10-8 mol•L-1. 将0.1mol•L-1的BaCl2溶液滴入饱和亚硫酸中,不能 (填“能”或“不能”)生成BaSO3沉淀,原因是若溶液中c(Ba2+)=0.1 mol•L-1,c(SO32-)=6,3×10-8mol•L-1,其浓度积Q=c(Ba2+)×c(SO32-)<0.1×6.3×10-8=6.3×10-9<Ksp(BaSO3)=5.48×10-7 (请写出必要的推断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常温下0.1mol•L-1CH3COONa溶液呈碱(选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H2O=CH3COOH+OH-
(2)在配制碳酸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NaOH(或NaHCO3).(填化学式)
(3)写出泡沫灭火器(内含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倒置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4)常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c(CO32-)(填“>”、“=”或“<”),原因是HCO3-?CO32-+H+、HCO3-+H20?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5)已知:
①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呈酸性
②SOCl2极易与水发生下列反应:SOCl2+H2O═SO2+2HCl
实验室制取无水氯化锌是将ZnCl2•xH2O与SOCl2混合加热的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混合加热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ZnCl2•XH2O+XSOCl2$\frac{\underline{\;\;△\;\;}}{\;}$ZnCl2+XSO2+2XHCl;SOCl2的作用是夺取ZnCl2•XH2O中的结晶水,生成的HCl抑制ZnCl2•XH2O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金属锂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以某锂矿为原料制取锂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主要成分为Li2O、Al2O3、SiO2,另含有FeO、MgO、CaO等杂质.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2.73.79.6
完全沉淀pH3.74.7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010205075100
Li2CO3的溶解度/g1.5391.4061.3291.1810.866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矿中的FeO在反应 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
(2)反应 II中pH的范围是4.7≤pH<9.6
(3)沉淀B中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填化学式);沉淀C应使用热水 洗涤(选填“热水”或“冷水”)
(4)反应 IV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Li++CO32-=Li2CO3
(5)电解熔融LiCl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放电产生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现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开始电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OH-从a极区通过离子交换膜c进入b极区
B.随着电解进行,KOH溶液浓度会逐渐减小
C.当阳极有0.1mol I-放电时,阴极生成6.72LH2
D.a电极反应式:I--6e-+6OH-═IO3-+3H2O,a极区的KI最终转变为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X为FeO和CuO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设第3步所得固体D的质量为 32g,溶液E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气体F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则X中FeO与CuO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
A.4:1B.1:2C.2:1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u2+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2)NH${\;}_{4}^{+}$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3)[Cu(NH34]SO4•H2O制备过程如下: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刚开始时看到现象是出现蓝色沉淀;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H3•H2O=Cu(OH)2↓+(NH42SO4;继续滴加氨水,又看到蓝色沉淀消失,变为深蓝色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生成了[Cu(NH34]2+,写出该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再加入无水酒精又看到的现象是
析出深蓝色晶体,无水酒精的作用是降低一水硫酸四氨合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结晶析出. 如果把酒精蒸汽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直玻璃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uO$\stackrel{△}{→}$CH3CHO+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烃类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
(1)A的实验式为CH2
(2)A的结构简式为
(3)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是(填“是”或者“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按照如图所示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后,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所提供的电能可以保证电解反应的顺利进行):

(1)U形管内发生什么现象?左侧管内有黄绿色气体逸出,右侧管内有无色气体逸出,右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在a、b两烧杯中发生的现象:a烧杯中溶液变蓝,b烧杯中有无色气体逸出,溶液无明显变化.
(3)写出A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Zn:Zn-2e-═Zn+Pt:2H++2e-═H2↑,
写出U形管中:
c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2Cl--2e-═Cl2
d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2H++2e-═H2
总反应方程式:2K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H2↑+Cl2↑+2KOH.
(4)如果小烧杯中有0.508g碘析出,则大烧杯中负极减轻0.1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